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
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2023-10-23更新 | 649次组卷 | 97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中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赋民公田是指东汉时期将国家所有土地给予贫民耕种,接受赋田的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独立向国家缴纳租税;假民公田是指将公田租赁给贫民,在性质上变成国家的佃农。这些政策的实施(     
A.冲击了土地私有制B.有利于巩固小农经济
C.限制自然经济发展D.为租调制奠定了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汉列侯张奂重民族之大义轻个人之私利,将羌豪所送之金器、良马全部送回,得到羌族民众的爱戴;平寿侯邓训以恩义对待羌胡之人,为他们医治伤病,深深地感动了羌胡民众。这反映出(     
A.儒家义利观有利于民族团结B.郡国并行制推动了民族交融
C.东汉时期边疆民族关系紧张D.列侯追求私利拉拢少数民族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末年,社会危机严重,天下大乱。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减轻赋税,精简机构,休养生息。同时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他多次下令释放和保护奴婢,打的旗号是贯彻儒家的“天地之性人为贵”。公元26年,战乱纷扰,刘秀下诏:“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去。敢拘执,论如律。”公元30年十月,光武帝下诏令:“王莽时吏人没入为奴婢不应旧法者,皆免为庶人。”公元31年春,又“诏中都官、三辅、郡国出系囚,非犯殊死皆一切勿案其罪,见(现)徒免为庶民。耐罪亡命,吏以文除之”。除了把正在关押的犯人放出外,还把逃跑的一般犯人的罪除去。经过多次改革,东汉王朝的经济和生产力逐步恢复,社会也呈现出繁荣景象。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武帝释放的非自由人的类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东汉前期光武帝人口制度改革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
A.有利于富国强兵B.推动了边疆的稳定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2021-01-16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八省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预测模拟历史试题(A卷)
6 . 史书记载东汉樊宏“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作器物,先种梓、漆,……积以岁月,皆得其用。赀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
A.豪强地主控制地方政治经济B.田庄经济发展迅速造成土地兼并
C.田庄经济具有一定的进步性D.豪强地主剥削人民加剧阶级矛盾
7 . 材料 但是不论他的动机如何,王莽提出改革时未曾作任何细密的准备。他尽信中国古典,真以为金字塔可以倒砌。他满以为自己在西安执行天子之职权,其圣旨即可以在边区全部推行。等到事与愿违,他又慌忙地全面退却。这个篡位的改革者夜以继日地工作,他的经济政策牵涉到耕地和奴婢的使用,二者都归国有,不得私相买卖。他的金融政策将布匹龟壳全当作货币同行,与金银与铜元保持一种复杂的兑换率。在他主持之下政府专利之物品增加,政府经商的范围也再次扩大,还包括银行业务。当环境要求在他的名目和实质上都以天子自居的时候,他也不再矫饰,于公元9年即皇帝位。官僚组织的上层经过他成批的更换,可是基层组织除名号外,大致如故。有时候他整个变更政府机构的名目,而自以为已作实质上之改革,并依赖特务政治强制执行他的政策。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王莽改革政代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王莽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19-10-2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省八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