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8 道试题
1 . “自汉以来,成为进身之途的儒学,成为统制社会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威,影响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绝对权威”主要是因为儒学(       
A.奠定传统文化基础B.代表下层民众利益
C.符合当时政治需要D.成为官吏选拔标准
2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
A.恩泽贵族B.实现民族交融C.增加税收D.削弱王国势力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名校
3 . 秦汉时期的民族边疆治理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仁德”,倡导感化;二是推广农耕,改造或改变当地生产方式;三是移风易俗,大力进行华夏礼乐和习俗教育。这些措施(       
A.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B.体现了羁縻政策因俗而治特点
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维护了宗藩关系的长期稳定性
7日内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六)历史试题
4 . 针对西汉建立后出现的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派张骞出使西域C.实行察举制D.建立中朝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儒刘向曾指出:“(汉文帝)即位十余年,时五谷丰熟,百姓足,仓廪实,蓄积有余。然文帝本修黄、老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静无为。以故礼乐庠序(泛指教育)未修,民俗未能大化,苟温饱完给,所谓治安之国也”。据此,刘向主张(       
A.恢复百家争鸣的盛况B.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C.改变儒学的正统地位D.进一步强化汉朝统治秩序
7日内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6 . 《汉书》记载,“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公元前8年,汉成帝将刺史更名为州牧,秩二千石。这一变化(     
A.实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B.完善了地方的监察体系C.推动刺史职能发生异变D.缘于豪强地主势力扩张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着汉朝对匈奴的战争,中原水利技术首先在汉军的军事要塞以及随后的屯田点被引入。《水经注》记述了敦煌人索劢率领酒泉、敦煌兵士千人到楼兰屯田,兴修水利的事迹:“敦煌索劢,字彦义,有才略……将酒泉、敦煌兵千人,至楼兰屯田。……横断注滨河(注:筑坝断河)。河断之日,水奋势激,波陵冒堤。……劢躬祷祀,水犹未减,乃列阵被杖,鼓噪讙叫,且刺且射,大战三日,水乃回减,灌浸沃衍,胡人称神。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

材料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于1964年对米兰绿洲行进勘查规划中发现了米兰(西域楼兰古国)汉代水利工程遗址。自米兰河故道发现了古城堡干渠,进而追踪发现7条大型支渠,均匀地分布和控制着整个古城地区。干渠全长8.5公里,渠身一般宽10~20米,渠高3~10米。支渠总长28.4公里,渠身一般口宽3~5米,渠高2~4米。渠槽微成洼曲,小的斗、农、毛渠面积,阡陌纵横,密布于各支渠间的灌溉面积上。估计古城灌区控制面积达4.5万亩,其中曾经从事于农耕的土地约1.7万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郑晓云《汉代中原水利的西传与民族融合》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中原水利技术传入西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水经注》的记载、米兰汉代水利工程遗址的史料价值。
(3)如果想证明汉代向西域传播的水利技术来自中原,而非当地的原创或传统,可以从哪些方向研究?请简要写出研究思路。(要求:研究思路紧扣研究问题进行说明,写出相应的研究措施,表达清晰)
8 . 下表为西汉《蛮夷律》的部分条文。这些条文旨在(       
每户“蛮夷”仅按二人缴纳赋税(汉人按每户纳税人数缴纳赋税)
不让蛮夷人戍边,有罪当戍边的,令在当地戍守
蛮夷人以户数受田,平田,每户一顷半;山田,每户二顷半。阪险不可狠(垦)者,勿以为。
A.消除民族矛盾B.发展边疆经济
C.稳定边疆统治D.推广汉族文化
9 . 汉朝对于归附的西域各国的主要官吏,都由中央政府正式任命,“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这说明汉朝(     
A.地方行政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发展
C.西域的社会治理体系已初步建立D.西域与中原政治体制实现一体化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表所示为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至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郡和王国的数量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的西汉(     
时间王国
中元六年(前144年)43个25个
天汉元年(前100年)83个20个
A.“推恩令”的推行受阻B.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完善
C.摒弃了汉承秦制的理念D.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