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汉初允许盐铁私营,主要由富商、豪强所控制,他们以利为本,价格自由决定,质量参差不齐,百姓不堪其苦。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贵贱有平而民不疑………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这一变化说明专卖政策(            
A.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B.完善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C.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D.增加了财政收入与来源
2 . 据《三辅黄图》记载:“(汉代)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夹横桥大道,市楼皆重屋,又曰旗亭楼。”汉代“市井”图砖显示,汉代集市四周有围墙,东、西、南三方设门,每门三开。这反映出汉代(     
A.城市集市较为开放B.注重城市集市规划
C.重农抑商政策废弛D.市场经营管理规范
2023-03-03更新 | 1151次组卷 | 10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面是四川地区出土的三件东汉市井画像砖,描绘了东汉市肆情况、市楼(古时建于集市中上立旗帜,以为市吏候望之所)分布和贸易情景。这些画像砖(     
A.折射出政府对商业活动的严格管理B.印证了当时四川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最高
C.能够完整地还原东汉市井真实面貌D.反映出东汉时期开始出现集中贸易的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西汉惠帝、吕后时,废止了高祖时期的各种困商辱商政策。文景时期,政府进一步调整商业政策,允许商人购置田产和奴婢,使私商得以进入包括铸钱、冶铁、煮盐在内的各手工业生产领域,又可借助鬻爵政策“入粟”补官或拜爵。这些举措(       
①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②促进了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化
③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削弱了国家管控经济的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汉初年,匈奴人民经常用马匹和毛皮向汉族人民换取所需要的手工品和农产品。汉族的缯、絮等日用品深受匈奴人民喜爱,匈奴的良马和毛皮为汉族人们所珍视;部分商贾从西南夷运出笮(地名)马、牦牛和奴隶,再将巴蜀的铁器和其他商品,如枸酱等运入西南夷。这反映出西汉初期
A.边境贸易较为频繁B.丝绸之路日益兴盛
C.民族关系和谐融洽D.政府推行重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秦律·金布律》规定“有买及卖也,各婴(挂)其贾(价)”,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受钱必辄入其钱缿(陶制容钱器)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罚)一甲”。这一规定说明
A.政府对市场交易的管理严格B.重农抑商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C.秦朝法律形式主义色彩浓厚D.民间商品交易市场乱象丛生
2022-06-03更新 | 554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2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30多位春秋以来的著名大商人立传。他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总结了经商的经验和原则,强烈反对政府与民争利,要将主张盐铁官营、剥夺商人利益的桑弘羊油烹以谢天下。可见司马迁
A.反对重农抑商B.肯定商业地位
C.主张严刑峻法D.延续百家争鸣
2022-04-30更新 | 283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在四川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砖中有很多是有关酒肆的,其中最典型的是在四川彭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砖《酒肆》(如下图),图中有酒具、运酒者、卖酒者、买酒者等。作为一项史证,画像砖《酒肆》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时四川地区
A.商业突破了严格的时空限制B.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
C.重农抑商的政策出现了松动D.生产力发展推动了市场繁荣
9 . 汉代,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军饷。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丝绸是一种最值得信赖的货币。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市场上的白银货币量不足B.统治者对丝绸服饰的偏爱
C.政府军费开支的急剧增长D.丝绸具有高度流通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书·地理志》记载岭南地区“男子耕农,种禾稻、纻麻,女子桑蚕织绩”“(番禺)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这说明汉朝岭南地区
A.盛行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B.重视发展对外的商业贸易
C.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D.与各地间的交流活动频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