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5 道试题

1 .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C.尊崇儒术D.张骞通西域
2024-03-22更新 | 152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随堂练习题
2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B.增加国家税收C.实现民族交融D.削弱王国势力
2024-01-25更新 | 106次组卷 | 56卷引用: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2023-10-24更新 | 437次组卷 | 104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贵州省毕节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汉武帝雄才大略,积极作为,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其中有利于国家增加收入、平抑物价的经济措施是(     
A.实行盐铁官营B.颁布“推恩令”C.推行均输平准D.设“五经博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汉武帝为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在文化上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指导思想,他通过察举制选拔重用儒生,同时还
A.兴办学校,讲授儒学B.颁布“推恩令”
C.废除嫡长子继承制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7 . 《通典职官》记载:“令诸王得□□封子弟为列侯,于是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从而实现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据此判断“□□”应填写的是
A.世袭B.分封C.推恩D.削藩
8 .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主张的主要用意是
A.使庶子获得封地B.突显统治者恩德
C.强化中央集权D.瓦解旧土地制度
2022-01-27更新 | 597次组卷 | 37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

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2022-01-13更新 | 364次组卷 | 4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文)
10 . 汉武帝时,除京师附近的七郡外,正式将全国划为十三个州部,每个州部由中央派遣长官一人,专门负责巡察该州境内的吏政等,其中十一个州部以《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中的传说州名来命名,如冀州、青州、扬州等。这反映出
A.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异变B.君主专制加强倾向明显
C.社会治理重视继承创新D.州部郡国力量有所削弱
2021-12-02更新 | 114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民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