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光武帝时期基本沿用西汉的郡国并行制,郡、王国是一级行政区。郡的最高长官直接掌管一郡政务,由中央任命;王国最高长官称相,代替藩王管理国内事务,也由中央直接任命。这一做法的出发点是(     
A.削弱王国侯国地方势力B.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C.确立君主独揽大权意识D.吸收秦朝灭亡教训
2 . 王莽时期的绿林、赤眉起义和东汉的黄巾军起义发生的相同原因是(      )
A.阶级矛盾的激化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
C.自然灾害的严重D.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发展
2021-10-26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光武帝刘秀恢复西汉的三十税一制,实施度田,并六次下诏释放奴婢。这些措施体现出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注重(  )
A.扶植豪强地主B.强化中央集权
C.休养生息D.遏制地方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初年,人口达到5 300万。东汉末年,由于军阀割据混战,人口锐减到一千多万,曹操有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瓦解东汉政权B.官僚集团的内讧
C.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D.民族间战争不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东汉末年,孙坚(孙权之父)在讨伐董卓过程中意外得到传国玉玺,一时间“天命所归”的流言纷起;刘备一直号称自己是汉朝皇族的后裔;曹丕更是效法古人,通迫汉献帝上演了一出“禅让”大戏。这些信息表明当时
A.正统观念影响深刻B.宗法制度得到重建
C.封建迷信逐渐扩散D.王政复古成为潮流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是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让我们进行一次穿越时空之旅。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1世纪末期的中原商人,从都城出发,走陆路贩运货物到欧洲。请将你一路的见闻和感想按如表提示记录下来。
项目主要内容
起止地点(政权的都城)
选择的贸易路线(写出线路名称和至少3个经过的地点、地区)
经过主要的国家政权(至少3个)
贩卖的主要商品和可能带回的物品
感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曹操描述当时的状况:“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导致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是
A.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B.三国时期的政权鼎立
C.西晋中期的八王之乱D.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
2021-02-23更新 | 361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上计制是古代中国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的一种制度。西汉时郡、国上计主要由郡丞、长史承担;东汉后期郡、国上计则由郡丞、长史的下属一一“上计掾史”承担。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王国问题的基本解决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C.专制集权的相对削弱D.地方长官的地位下降
2020-11-26更新 | 373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2020-11-17更新 | 77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10 . 史书记载东汉樊宏“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作器物,先种梓、漆,……积以岁月,皆得其用。赀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
A.豪强地主控制地方政治经济B.田庄经济发展迅速造成土地兼并
C.田庄经济具有一定的进步性D.豪强地主剥削人民加剧阶级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