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地主控制了郡县
2019-06-07更新 | 3589次组卷 | 70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3月份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2 . 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2019-01-30更新 | 3189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1)
3 .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主要史实有(  )
①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   ②中亚的葡萄、西瓜、胡萝卜等农作物传入中国   
③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⑤越南占城稻传入中国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汉前期,社会活跃着许多大盐铁商,他们资金雄厚,生产规模庞大,有的冶铁商同时役使上千人的劳动力。西汉中期以后,这些商人转而把资金投入农业,扩大地产。这一变化
A.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B.反映了政府宽松的商业政策
C.强化了自耕农的存在基础D.有助于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贾谊曾上书汉文帝,日:“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重,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今驱人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伎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言皆趋农作,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据此可知,当时(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经济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C.商业活动较为兴盛D.重农抑商成为社会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所示为发现于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墓葬砖画中的“吃烧烤”场景。据此可知,当时

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墓葬砖画中的“吃烧烤”场景
A.丝绸之路助推不同文化交流B.中国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
C.西域的饮食习俗传入中原地区D.西域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考古学者从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整理出二十多种《秦律》的单行条例,并将其汇编成《秦律十八种》。其中不仅有《田律》《厩苑律》《仓律》等农牧业专门法令,还有多次出现“市”“市肆”“南街”等名词的《司空律》《金布律》。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A.经济立法得到政府的重视B.严刑峻法加重了百姓负担
C.商品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西汉时期,金属铸币的使用曾非常普遍;进入东汉以后,布帛逐渐在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货币功能。曹魏建立之初,曹丕即下旨“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这一法令(     
A.利于自然经济的发展B.易导致市场规模萎缩
C.源于铜矿的严重匮乏D.旨在扶持官营丝织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株洲晚报》报道:2011年5月12日下午,株洲市民冯小姐在家乐福购物时遭遇“误导性价格标示”——其所购买的某品牌油壶标价为7.9元,实际结账时却变成了10元。事实上,此前国家计委、国家物价局等曾多次发布条文,要求商品销售要实行明码标价。这一行为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   
A.秦朝B.春秋战国C.汉朝D.明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