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豪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阶层。起初,他们是民中之“豪”,首先强在其财势,“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兼并大量田产,“与民争利天下”;其次强在族势,“汉代豪强往往不只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大宗族”,“雄张闾里”,成为离心力量,他们还恃财“买复”,享受免役特权。高祖刘邦与功臣列侯们推行“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等打击豪强的政策。汉武帝继续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打击豪强的政策。

材料二 列侯是仅次于诸侯王的第二等贵族爵。西汉昭宣以后,非豪强出身的列侯及其后代通过兼并土地,经营工商业,以及宗族势力的壮大而成为豪强;一些豪强通过军功、裙带关系、世传经学而受封为列侯,成为豪强在“庙堂”中的代理人。在联合镇压了黄巾起义后,上层列侯纷纷抛弃中央的荣位虚职,积极攫取州郡牧守的职位,企图割据一方;地方豪强的军事力量得到迅猛发展,同时也积极投靠那些掌握地方实权的上层列侯。而后,曹操、孙权、刘备等分别联合不同的豪强地主武装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力量。

——以上均摘编自秦铁柱《汉代列侯与豪强关系刍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政府抑制豪强势力的原因及其主要措施。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汉代列侯与豪强之间关系的变化,分析东汉末年豪强势力发展的主要影响。
2023-11-20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时期,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年幼的汉质帝因不满其专权跋扈,称其为“跋扈将军”,梁冀居然命人在食物中下毒,毒死了年仅9岁的汉质帝。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专制皇权强化B.外戚实力雄厚C.儒学成为主流D.经济恢复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汉代,民间资本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许多领域都存在雇佣劳动,一般情况下以货币的形式支付报酬,也存在以粮食支付雇值的情况。如居延汉简《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责寇恩事》中就有“市庸(佣)平贾大男日二斗”的记载。这表明,汉代(     
A.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产业经营方式较灵活
C.统一的货币体系形成D.未真正推行抑商政策
4 . 有学者认为,君主专制加强、皇帝依靠近臣治理国家的制度,一方面可以克制权臣篡权;另一方面,当皇帝无能、无力、昏聩或幼小时的权力真空期,极易出现体制外势力控制权力的局面。下列史实,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     
A.西汉初年功臣勋戚把持相位B.西周后期“共和行政”
C.东汉后期外戚干政宦官专权D.东汉末期曹操“窃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汉初期,刘秀封功臣为列侯,并且要求列侯全部就国。侯国置国相一人,不归列侯管辖。列侯在封国内但食租税,无治民权,还要受到郡守、国相的监督。这些措施(       
A.削弱了同姓诸侯势力B.扩大了地方郡守权力
C.加剧了土地兼并D.强化了中央集权
2023-11-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东汉章帝以后,“戚宦之争”未尝稍息。外戚利用皇帝幼弱,得以专擅朝政,皇帝成长后,则与宦官合谋对付外戚。这一现象(     
A.根源于君主专制制度B.表明监察机构尚未建立
C.标志着士族势力崛起D.导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2023-11-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是两汉时期关于“周公辅成王”的典故记载

记载

出处

征和二年(前91),武帝年老,“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背着)成E朝诸侯以赐光”,


并进一步指明:“立少子,科行周公之事”

《汉书·常光传》

平帝驾崩后,王莽选择年仅两岁的刘婴继位,风公卿奏请立婴为孺子,令宰衡安汉公莽践祚居摄,如周公傅成王故事

《汉书·元后传》

昔成王之为瑞子,出则周公、邵公、太史佚,入则大颠、闳天、南宫括、散宜生,左右前后,礼无违者

《后汉书·班彪传》

背成王之政,周公在前,邵公在后,毕公在左,史佚在右,四子挟而维之。口见正容,


耳闻正言,一日即位,天下旷然,言其法度素定也

《后汉书·翟酺传》

该表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史书编纂体例的改变
C.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弱化D.王朝更替的政治教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汉时,每个编户农民在役龄期内,必须承担两年兵役,一年参加地方部队,称为“正卒”;一年到京师宿卫或边地戍守,称为“卫士”或“戍卒”。到了东汉,正卒之役和卫士之役兵员缩减,戍卒之役被募兵、刑徒兵和附属少数民族兵所取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B.政府财政收入下降
C.统治者轻徭薄赋理念D.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9 . 唐代官修行政法典《唐六典》记载官制源流,其中有载“(东汉)光武亲总吏职,权归尚书,三公但受成事而已”。光武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地方权力,强化中央集权B.重用儒家学者,提升儒学地位
C.制约宰相之权,加强君主专制D.强化监察制度,抑制地方豪强
2023-10-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王夫之称某帝王“允冠百王”,“承王莽割裂郡县、改置百官、苛细之后,抑当四海纷纭、蛇龙竞起之余……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斯其时乎!斯其时乎!”该帝王为(     
A.汉高祖B.汉武帝C.光武帝D.王莽
2023-10-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