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东汉大兴经学,民间家学累世相传逐渐形成了累世经学。而统治者也“奉行了一条‘经术’与‘吏化’相结合的政治路线”。无论是朝廷的征辟,或是郡国的察举,大多以赡富经学者为上选。据此推知,材料中的现象(       
A.加速了儒学向基层渗透B.加强了对郡国的控制力
C.提高了官员的执政素养D.影响了魏晋的政治生态
昨日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百所名校二轮复习联考(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有学者对《汉书》《后汉书》中所载监察官员“司隶校尉”一职进行统计,西汉时司隶校尉往往由侍御史、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县令、太守等转任而来,至东汉则主要由尚书令或尚书转任而为司隶校尉。这一变化表明(     
A.中央监察体系不断完善B.监察服务于皇权的趋势增强
C.西汉地方治理效能提高D.中朝成为中央政府行政中枢
昨日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三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东汉明帝打算分封皇子,将众封国领地减少一半。马皇后说:“诸子裁减食邑数县,依据祖制不是已经俭省了吗? ”明帝回应:“我子岂宜与先帝子等乎? 岁给二千万足矣。”这说明,东汉时期(     
A.中央对王国拥有控制权B.母族势力影响君主决策
C.皇室节俭之风盛行已久D.地方政治制度发生质变
7日内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考古工作者在湖北当阳县发掘了两座东汉画像石墓。随葬品中有大量的铜钱,有成组的用陶烧制的建筑模型、农夫俑、武士俑、灶、井、兽、狗、鸡、鸭等,还出土了与武士形象相同的执耜农夫俑。这反映了,当时(     
A.耕作技术的进步B.贫富分化的加剧
C.庄园经济的发展D.基层治理的加强
7日内更新 | 34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王莽时吏人没人为奴婢不应旧法者皆免为庶人”,“吏人遭饥乱,及为青、徐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上述做法(     
A.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B.反映了社会成员身份渐趋平等
C.利于小农经济恢复发展D.壮大了豪强地主田庄经济规模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四民月令》记载,家兵每年二月,要“顺阳习射,以备不虞”;三月“农事尚闲”,可“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八月“得凉燥,可上角弓弩”。九月“缮五兵,习战射”。十月“培筑垣墙”等等。这一记载充分反映了(     

A.东汉时期地方军阀割据问题的严重B.豪强以隐蔽方式拥有强大军事力量
C.东汉统治者有效强化对农民的控制D.两汉时期的外戚宦官专权问题严重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仲长统传》记载,汉代庄园主“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而在“重人轻地”的政策下,他们以货币形式向国家交纳“赀算”(商贾以外居民的财产税)、酒税、盐铁税。据此可推断(     
A.编户齐民在基层得到推行B.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得益于赋役政策
C.庄园与外部市场联系密切D.庄园为小农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读如图信息。图中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岭南地区(     

A.新式耕犁的推广B.生产力领先全国C.中医药事业繁荣D.社会秩序较稳定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不完全统计,从汉安帝永初三年(109年)至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年)中小规模农民暴动多达43次。特别在桓帝时期,几乎年年都有暴动。当时有民谣唱道:“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这反映出东汉中后期(     
A.地方豪强的膨胀B.礼乐制度的崩塌C.社会矛盾的尖锐D.宦官势力的腐败
7日内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东汉后期,成千上万的学生聚集于太学,儒生遍布于社会。“执法不挠、诛举邪臣”的李膺成为士人交往的核心。士人和正直官员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当李膺被诬为“党人”而被罢免归乡时,“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上述材料反映的政治斗争出现的原因是(     
A.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B.宦官专权导致政治黑暗
C.绿林起义动摇汉朝统治D.中正官评定士人的品状
7日内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