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作为汉代厚葬习俗的产物,汉画像石的出现和发展,既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更有思想文化的深层背景。下面是汉画像石“讲经图”以及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邢渠哺父。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A.儒学开始成为各学派中的显学B.儒家思想影响社会生活
C.礼乐制度是宗法社会重要基础D.文人画技法已成熟定型
2 . 汉武帝向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移民。这几次大规模移民的主要迁入地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移民最为集中的地区是河西四郡、金城、朔方。西汉移民西北的背景是(     
A.对匈奴作战的胜利B.汉初执行和亲政策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D.七国叛乱最终平定
3 . 相关研究表明,葡萄与葡萄酒在唐宋诗词中最常作为指代西域或者丝路珍品的泛指意象,而在元诗中通常作为日常生活背景下有着鲜活生动面貌的具体形象。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物种交流B.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贸易不断扩大
C.程朱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南方经济发展
4 . 汉初,丞相有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的传统。汉武帝时,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皇帝集权下政务机关权力弱化
B.独尊儒术使儒学地位得到提高
C.功臣列侯的势力开始遭到削弱
D.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有效加强
2019-08-24更新 | 1241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2019-01-30更新 | 8218次组卷 | 109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6 . 西汉时期,蓟、涿因地处太行山东麓南北交通大道上,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两大都会。岭南的番禺是西汉时海路对外贸易中心。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是西汉王朝通往西域交通道路上的名城。这可以用来研究西汉(     
A.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B.中外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
C.城市与交通路线的关系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2023-11-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认为,“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在他看来,一代帝王取得成功并非自己的成功而是上天的旨意。他在评价周朝取代商朝的历史事件时说:“此天之所以兴周国也,非周国之所能为也。”在此,董仲舒旨在(     
A.阐释早期国家政权更替原因B.探讨周朝取代商朝的历史必然性
C.说明汉代政治统治的合法性D.推动儒学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8 . 研究发现,关于秦“严刑苛罚”的说法多来自于汉儒。陆贾在《新语》中说秦“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以暴虐为天下始”晁错说秦“法令繁惨,刑罚酷暴”董仲舒说秦“贪狼为俗”等。这些说法(     
A.证明秦亡于严刑峻法B.准确揭示了秦朝灭亡原因
C.受特定历史环境影响D.缺乏事实支撑没有可靠性
9 . 下列对汉朝与匈奴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汉对匈奴的反击都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战役
B.反击匈奴后,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C.反击匈奴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同西域的关系
D.与匈奴的和战、友好交往是主流
2020-10-0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一调历史试题
10 .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2017-08-22更新 | 213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