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2 道试题
1 . 下图是描绘汉代集市场景的画像砖。集市四周有围墙,东西南有三方设门,十字形的市道划分出4大交易区各区内有长廊式建筑(称为列肆)。这反映出汉代(     
A.市民生活的丰富B.榷场贸易的繁荣
C.商业管理的严格D.豪强势力的发展
2 . 有学者指出:“在(汉武帝以后)汉朝,《春秋》仿佛是一部宪法。凡有政治上和法律上的重大问题,都引《春秋》解决。”这说明,西汉中后期(       
A.先秦法律得到了延承B.“以法治国”得到落实
C.法律制度已基本完备D.儒家伦理得到了弘扬
3 . 汉初币制混乱,且允许郡国铸钱,导致私人铸币现象严重。汉武帝时改革币制,将铸币权败归中央由中央设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这一措施(     
A.健全了货币体系B.减轻了农民负担
C.加强了中央集权D.抑制了市场活力
4 .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这可以说明(     
A.三者对大一统思想的认识不同B.大一统主张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C.三者都提倡建立封建专制统治D.大一统思想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024-02-0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鸠杖,也叫王杖,是汉哀帝时期朝廷为老人特制的一种拐杖。《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由此可知,汉代(     
A.抚老政策更具教化倾向B.传统手工业技艺取得大发展
C.孝道文化已然蔚然成风D.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渐趋完善
2024-02-0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代统治者极力宣扬“以孝治天下”。为了更好地落实孝治理念,统治者将养老敬老的孝道思想上升到国家观念意志,甚至将养老敬老的道德要求上升到国家法律规范,对不赡养老人、侮辱老人、遗弃老人等现象者予以法律上的严惩。汉代大力提倡“孝治”(     
A.旨在构建忠孝一体的伦理观念B.促进了德主刑辅治国方式的成熟
C.得益于察举制度在全国的推行D.说明重视教化已成为时代的共识
2024-02-05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岳池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汉代,循吏的主要特征是“施教导民”“奉法循理”“奉职循理”,酷吏则“以猛服民”“专任刑罚”“刻削少恩”。二者虽风格迥异,但同受朝廷重视。这一制度安排旨在(     
A.提升中央行政效率B.厉行思想文化专制
C.削弱豪强大族势力D.强化地方治理效能
8 . 西汉后期丞相的出身如下表,据此可知,当时(     

丞相(人数)

外戚宗室

掾史文吏

经学之士

昭帝朝

3

宣帝朝

5

★★★★

元帝朝

2

成帝朝

5

哀帝朝

5

A.察举选官制度的完善B.世家大族的逐渐兴起
C.儒学影响力逐渐增强D.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2024-02-04更新 | 10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西汉前期,《尚书·禹贡》中弱水、昆仑、流沙、三危等地名,缺乏确切的地理指向,汉武帝设河西四郡后,这些地名的定位日益明确。《汉书·地理志》载金城郡临羌县有“弱水、昆仑山祠”,张掖郡居延县条载“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这表明汉王朝(     
A.找到了《禹贡》记载的九州B.利用《禹贡》配合疆域拓展
C.遵循《禹贡》加强区域管控D.按照《禹贡》进行地方建制
10 .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广泛地“推恩”。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候不过数十里”。据此可知,“推恩”(       
A.改变了王位继承制B.加强了地方监察
C.结束了郡国并行制D.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4-02-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