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阳关西出鸟犹愁,万里黄沙汉使游。望断雪山峰外月,荡摇戈壁漠中舟。云飞丝路飘花雨,风动驼铃运锦绸。古道寂寥今尚在,鸣沙山上梦悠悠。”李白的这首诗反映了丝绸之路发展的兴盛。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唯一通道B.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西域和中原的联系
C.张骞通西域发生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后D.西域都护府是管理丝绸之路的重要机构
2024-02-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东汉乐府诗《羽林郎》:“昔有霍家(汉昭帝时权臣霍光)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该诗可反映出西汉时期
A.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B.丝织业的高度发达
C.女子审美观念的改变D.女性地位得到提高
3 . 汉武帝“虽好儒,好其名而不知其实,慕其华而废其质”,其曾孙汉宣帝在位时“儒术不行”,“以法律为《诗》《书》”。这种变化表明
A.儒学丧失政治上的正统地位B.汉武帝并没有“独尊儒术”
C.统治者需运用多种理论治国D.儒学已经不适应统治者需要
4 . 西汉名臣丙吉起自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上宽大,好礼让”;名臣黄霸少学律令,后“从夏侯胜受《尚书》,力行教化而后诛罚”,终以循吏闻名。两人的经历反映了汉代
A.儒学独尊地位已经确立B.呈现儒法思想的结合
C.儒学助推官吏能力提升D.法家思想不符合潮流
2020-06-10更新 | 1191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6月诊断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
2019-06-08更新 | 6715次组卷 | 89卷引用:2019年北京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6 .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2017-08-22更新 | 21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届贵州贵阳市普通高中高三8月摸底历史试卷
7 . 宋代司马光诗:“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赞颂的人物可能是(  )
A.孔子B.孟子
C.董仲舒D.老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