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2 道试题

1 .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C.尊崇儒术D.张骞通西域
2024-03-22更新 | 15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随堂练习题
2 . 王朝通过颁布各种政令表达国家意志,但是政令的执行却是地方化的,如果地方变通执行,甚至拒绝执行,那么任何国家意志的表达,在表达它的机关对它的执行没有控制的情况下都是一句空话。基于这种担忧,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汉武帝设置了(     
A.太守B.尚书C.刺史D.通判
2024-03-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列地区最早纳入中原王朝版图的是(     
A.西藏B.台湾C.新疆D.东北
2024-03-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元狩三年,汉武帝接受御史大夫张汤建议,由国家在出产盐铁的郡国设立盐铁官,统一负责盐铁生产和销售,从而使盐铁之利归于国库。汉武帝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A.抑制土地兼并B.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C.加强中央集权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024-03-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 云南省德宏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孝经》是汉代启蒙教育的教材之一,统治者以身垂范并要求所有读书人都必须熟读。如西汉元帝12岁通《孝经》;东汉光武帝多次邀请学者到宫中讲授《孝经》。汉代对《孝经》的重视(     
A.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提升了民众道德素养
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有助于政府选拔官吏
2024-02-2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历史试题
6 . 自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至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霍光不仅主宰内朝,还挟制以丞相为首的外朝。这期间的丞相,或老迈平庸,或谨小慎微。昭帝年幼,宣帝乍立,都不省事问政,“政事一决于光”。霍光对朝政的主宰(     
A.弥补了官员素养的不足B.根源于君主专制制度
C.加剧了汉朝的统治危机D.完善了中枢决策程序
7 . 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汉代的敦煌郡位于如图的(     

A.①B.②C.③D.④
8 . 南宋僧人志磐所撰《佛祖统纪》中收录了刻本地图《汉西域诸国图》,学者推断此图主要是根据汉代地理志书绘制。该图东起黄河上游至兰州、河套一带,西至大秦西海(地中海),南抵石山(昆仑山),北到瀚海,绘注西域地名70余处,描绘了广义西域各国的位置和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南北两道。该图(       
A.是研究汉代对西域管辖的一手资料B.是研究南宋活字印刷术的珍贵史料
C.直接佐证了汉代地理知识认知状况D.需与汉代的地理志书互相考证使用
2024-02-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汉初的侍中,职责是掌管皇帝的车、轿、衣服、器物等,甚至还负责给皇帝端尿盆,是皇帝的亲信。武帝时,侍中开始参与朝政,但地位不高, “不干丞相、御史职事”。后来,担任过“侍中”职务的卫青、霍去病、霍光等人, “权势出宰相右矣”。汉朝侍中权力的演变说明(       
A.内廷机构掌控了行政大权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机构调整服务于皇权需要D.汉代选官制度一脉相承
10 . 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旨在终结宰相制度B.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C.加速了西汉的灭亡D.有助于加强皇权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