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1 道试题

1 .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C.尊崇儒术D.张骞通西域
2024-03-22更新 | 153次组卷 | 28卷引用: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图册-高中历史图册纲要上册
2 . 秦始皇废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汉武帝设太学,置五经博士,发挥儒学教化功能。二者的教育教化政策都(     )
A.以巩固大一统政治局面为根本目的
B.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
C.是外儒内法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体现
D.推动了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
3 . 史载,汉武帝时期“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费以亿计,县官大空”。对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颁布实施“推恩令”
C.实施休养生息的举措
D.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2024-03-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董仲舒把“天”作为人间秩序合理性的背景,并对这套解释自然与历史的宇宙法则予以充分的论述,为儒家学说的重建奠定了庞大的理论框架,并使之转化为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董仲舒的思想(     
A.以格物致知为实践路径B.旨在强化社会伦理和道德秩序
C.认为天理是宇宙的本源D.迎合了大一统时代的政治需要
2024-02-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二大联考(8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上·全国·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代统治者极力宣扬“以孝治天下”。为了更好地落实孝治理念,统治者将养老敬老的孝道思想上升到国家观念意志,甚至将养老敬老的道德要求上升到国家法律规范,对不赡养老人、侮辱老人、遗弃老人等现象者予以法律上的严惩。汉代大力提倡“孝治”(     
A.旨在构建忠孝一体的伦理观念B.促进了德主刑辅治国方式的成熟
C.得益于察举制度在全国的推行D.说明重视教化已成为时代的共识
2024-02-05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6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B.增加国家税收C.实现民族交融D.削弱王国势力
2024-01-25更新 | 110次组卷 | 5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太原市师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7 .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在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2024-01-08更新 | 288次组卷 | 8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截留班)
21-22高三·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朝对西域的统治与中原的郡县制有很大区别。西汉设置了一个军政机构,管理西域。这一机构位于图中(     
A.①B.②C.③D.④
9 . 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中央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此外还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这些做法(   )
A.加强了经济集权B.杜绝了地方吏治的腐败
C.减轻了农民负担D.实践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2023-11-14更新 | 103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B.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C.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2023-11-03更新 | 149次组卷 | 40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分层训练(全国通用)-解密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