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司马彪的《续汉书》,记载东汉豪强地主南阳樊氏“治田殖至三百顷。……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这反映当时(     
A.土地兼并开始出现B.豪强地主势力强大
C.社会矛盾十分尖锐D.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桓帝时,出身望族的李膺因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被太学生敬为“天下楷模”。灵帝时,面对宦官搜捕的“党人”,好多百姓“破家相容”。据此可知,当时的反宦官专权斗争(     
A.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C.遏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D.反映了皇权的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汉桓帝时,出身望族的李膺因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被太学生敬为“天下楷模”。灵帝时,面对宦官搜捕的“党人”,好多百姓“破家相容”。据此可知,当时的反宦官专权斗争(     
A.推动了“清议”之风的兴起B.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C.遏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D.反映了皇权的衰落
2022-09-09更新 | 918次组卷 | 25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儋州川绵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2022-06-08更新 | 7560次组卷 | 5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为避免重蹈西汉覆辙,东汉光武帝严格规定“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但最终东汉还是让“后宫之家”成了政权的主要掘墓人。据此可知,两汉败亡的原因之一是
A.穷兵黩武B.宦官专权C.土地兼并D.外戚干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司马彪在《续汉书》中提到,“(东汉豪强地主南阳樊氏)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由此可见
A.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B.东汉田庄经济是一个综合经营的经济组织
C.东汉末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D.汉田庄经济是自耕农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020-01-10更新 | 740次组卷 | 23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新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2019-01-30更新 | 2675次组卷 | 3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