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0 道试题
1 . 汉武帝时代盐铁官营,在全国设置了40多处铁官,其中青州地区就占6处:济南郡的东平陵和历城、齐郡的临淄、东莱郡的东牟、千乘郡的千乘、胶东国的郁秩。这一现象(     
A.反映出青州地区农业经济领先全国B.有利于青州地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C.表明汉代时期铁农具得到普遍推广D.促进了当时民营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2024-04-22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C.尊崇儒术D.张骞通西域
2024-03-22更新 | 158次组卷 | 28卷引用: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天子的称谓出现在西周,董仲舒提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他的君权神授建立在人们已有观念上,因此很容易被接受。这反映了董仲舒的新儒学(     
A.赋予周礼新内含B.根植于传统文化C.使皇权得以神化D.扩大了君主权力
4 . 董仲舒把“天”作为人间秩序合理性的背景,并对这套解释自然与历史的宇宙法则予以充分的论述,为儒家学说的重建奠定了庞大的理论框架,并使之转化为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董仲舒的思想(     
A.以格物致知为实践路径B.旨在强化社会伦理和道德秩序
C.认为天理是宇宙的本源D.迎合了大一统时代的政治需要
2024-02-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二大联考(8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B.增加国家税收C.实现民族交融D.削弱王国势力
2024-01-25更新 | 110次组卷 | 5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太原市师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6 .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在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2024-01-08更新 | 290次组卷 | 8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实行盐铁专营,在全国设立铁官49处,垄断铁器的生产与买卖。时人评论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盐铁价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材料认为,盐铁官营(     
A.促进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B.不利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
C.不利于铁农具的推广运用D.推动了盐铁市场的活跃发展
2023-12-28更新 | 77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日新班)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景帝即位后,用大臣晁错削藩之议,削减一些诸侯国的辖地。于是吴、楚、赵、胶西、胶东、济南、淄川七国于景帝三年(前154)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为解 决汉初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隐患,汉武帝采取了(     
A.盐铁官营B.与民休息
C.颁布推恩令D.编户齐民
2023-12-2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书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十,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宦官权力
2023-12-20更新 | 230次组卷 | 8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如表是西汉高祖至宣帝年间官员文化出身变化统计表。这一变化在当时的主要影响在于(     
时间法家儒家道家其他及不可考者
高祖—武帝初年45.9%5%13.5%约35.6%
武帝初年一宣帝末年25.5%45.1%很少约29.4%
A.加强了中央集权封建统治B.官员文化素养普遍提高
C.淡化了对华夏文明的认同D.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归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