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6 道试题
1 .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A.诸侯王国不复存在B.政府插手商业贸易
C.地方监察日益完善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024-05-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东南亚地区发现大量来自汉朝的铜器,以铜镜居多,另外还有容器、炊具、印章、兵器、日常用具和钱币等,且主要见于越南、泰国、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这说明汉朝(       
A.造船技术先进B.实行贸易垄断
C.对外贸易发达D.国力十分强盛
3 . 下图是考古人员在尼雅遗址(在今新疆和田地区,汉代时是西域精绝国所在地)中发现的西汉时期四川地区所产的织锦,上面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篆体汉字,还有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祥瑞纹样。这件文物可以证明(     

A.西域地区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B.汉朝对西域地区进行行政管理
C.西域与内地存在经济文化交流D.汉朝与西方建立直接经济联系
2024-03-25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描绘汉代集市场景的画像砖。集市四周有围墙,东西南有三方设门,十字形的市道划分出4大交易区各区内有长廊式建筑(称为列肆)。这反映出汉代(     
A.市民生活的丰富B.榷场贸易的繁荣
C.商业管理的严格D.豪强势力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四个图示中能准确表示西汉“推恩令”的是(     
A.B.
C.D.
2024-03-1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6 . 元狩三年,汉武帝接受御史大夫张汤建议,由国家在出产盐铁的郡国设立盐铁官,统一负责盐铁生产和销售,从而使盐铁之利归于国库。汉武帝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A.抑制土地兼并B.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C.加强中央集权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024-03-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 云南省德宏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到达都城在今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的大夏国,他在当地见到了产于四川地区的竹杖、蜀布等特产,得知这些特产是从大夏东南的身毒国(古印度)贩运而来,于是向汉武帝提出从蜀地经身毒通大夏的探险计划。据此可推知当时(     
A.北方匈奴威胁尚未解除B.四川地区是丝织业中心
C.海上丝路已经初具规模D.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治理
8 . 《孝经》是汉代启蒙教育的教材之一,统治者以身垂范并要求所有读书人都必须熟读。如西汉元帝12岁通《孝经》;东汉光武帝多次邀请学者到宫中讲授《孝经》。汉代对《孝经》的重视(     
A.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提升了民众道德素养
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有助于政府选拔官吏
2024-02-2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历史试题
9 . 这条通道自张骞开辟之后,便成为历代王朝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中国的漆器、火药、指南针、瓷器以及造纸、打井、冶炼等技术开始西传,葡萄、石榴、核桃、香料、胡椒、玻璃、象牙、狮子等往东传来。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西汉王朝放弃了用武力征服西域B.丝绸之路孕育了繁荣开放的文化体系
C.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意在发展商业D.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中西方交流的桥梁
2024-02-2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汉初儒士陆贾说:“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武帝时董仲舒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两者的主张(     
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B.契合了不同时期的治国理念
C.为尊崇儒术提供了理论依据D.有利于加强西汉的中央集权
2024-02-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