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逝,命霍光、桑弘羊等人辅佐幼主昭帝。前81年,霍光召集全国各地选出的贤良文学人士进京商议罢黜盐、铁、酒等专营政策,盐铁会议召开。

讨论之中,贤良文学诸人属于儒家立场,御史大夫桑弘羊是法家立场。据桓宽《盐铁论》所录,儒生是绝对的反战主义者,他们认为汉武帝在位时期,一切以对外作战为第一,不惜用以次充好、强买强卖,哄抬物价种种办法筹款,致使人民的生活非常痛苦,再加上为丁稳定,不惜采用恐怖手段维系统治,更使人民吃不消。连年征战,民穷财尽,民怨沸腾,因而绝不能再走与民争利的法家路线。桑弘羊主持朝廷财经事务长达30余年之久,坚决捍卫汉武帝的内外政策,他认为兴盐铁,酒榷、置均输平准,扩大了财源,是抗击匈奴、消除边患的经费来源,而且这些政策便于抑制豪强大家,可济民救灾,有益于农民。

盐铁讨论的结果,据《盐铁论》载为“请且罢郡国榷酤(酒政)、关内铁官”。会议虽未能完全依照贤良文学的建议,但他们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成功。桑弘羊在政治上受到一定的挫折,霍光借助民间代表人士的辩论,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舆论支持。经济上官营政策有了一定收缩,这场会议中的贤良文学人士普遍得到了重用。

——据劳榦《秦汉简史》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盐铁会议双方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1-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所包含的具体内涵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发展。其地理概念是指国土统一;其政治概念是指全国上下高度一致,听命于最高统治者;其时间概念是长久统一、千秋万代江山永固;其文化概念是指文化习俗“六合攸同,仁义德泽流布宇内。后来,欧阳修、朱熹等人又将“正统”说纳入大一统的理论体系之中,强调大一统必须以“正统”或“有德”者为中心。

——据黄朴民《大一统一中国历代统一战略研究》

根据材料,围绕“大一统”选择一个时段或一个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盐铁专营应不应废止?

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霍光以昭帝名义,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贤良方正所选拔出的人才)六十余人,就武帝时期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盐铁专营政策,进行全面总结辩论。贤良文学一方认为:“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椎,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并指出“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质劣)……盐铁贾责,百姓不便”。他们还认为盐铁专营吸引了大量商贾为官,权与势结合在一起,造成了“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田连阡陌”的局面。

桑弘羊一方则认为:盐铁归之于民,“民大富,则不可以禄使也;大强,则不可以罚威也”。如此发展,则会形成“权移于臣,政坠于家,公室悲而田宗强”的局面。他们进一步指出:“先帝(武帝)哀边人之久患,……故兴盐、铁……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

——摘编自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双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武帝在位时期采取的主要措施

时间措施
公元前140建立中朝制度
公元前138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陆上“丝绸之路”
公元前134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公元前128确立以举孝廉为主要科目的察举制
公元前127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公元前119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颁布“算缗”令、“告缗”令,征取商人资产税
公元前117实行盐铁官营
公元前115下令铸造五铢钱,禁止郡国铸币
公元前112进军西南夷和南越,在西南夷、南越设郡
公元前110采纳桑弘羊的建议,推行均输法、平准法
公元前106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一项汉武帝治理国家的智慧,并予以说明。(要求: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朝的统治仅持续了短暂的14年,却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秦朝的征服者统一了一系列独立的王国,开始把不同文化地区纳入一个较大的中国社会的宏伟规划。汉朝存在了四个多世纪,基本完成了中国一体化的任务。汉朝的统治者还与儒家的道德家们建立了联盟,创建了先进的教育系统。在技术发明所带来的经济高产的基础之上,汉朝的统治者把中国的影响扩展至朝鲜、越南和中亚地区,长期影响了邻近地区的社会。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著,魏风莲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控弦者数万,敢战。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月氏大同俗。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善贾市。大夏民多,可百余万。其东南有身毒国。

——《史记·大宛列传》

古西域国家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大夏即吐火罗非巴克特里亚考

论据论据出处
张骞到达大夏的时间是公元前128年,而希腊巴克特里亚政权大约在公元前139—前130年之间已被推翻。杨共乐《大月氏西迁时间考》《牛津古典辞书》
推翻希腊巴克特里亚政权的主力有:Asi、Pasiani、Tochara和Sacaruli四个部落。罗马地理学家strabo(前64—前21年)geography
“大夏”(Dat—hea)与吐火罗(Tochara)的希腊罗马读音完全一致。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余太山《塞种史研究》
吐火罗,或曰土豁罗,曰睹货逻,元魏谓吐呼罗者。居葱岭西,乌浒河之南,古大夏地。《新唐书·西域传(下)》


(1)根据材料一,在故西域国家分布示意图中写出①②③④对应的古西域国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行中国古代史研究时史料的不同类型。
2022-10-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地区2023届高三10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外历史上的部分历史现象

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文化现象
轮番而治、割地赔款
君主专制、殖民扩张
分权制衡、统一战线
工人运动、基层选举
政治协商、改革开放
重商主义、重农抑商
三角贸易、闭关锁国
人民公社、国家干预
经济危机、五年计划
工业革命、全球一体
智者运动、罢黜百家
思想启蒙、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尊孔复古、
百花齐放、希望工程
文化交流、文化传播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请在任意三类历史现象中选取相互关联的2-3个现象,据此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关联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2-03-1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选科班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大”指重视、尊重,“一统”是指一体、统一、治理,大一统的含义就是重视和尊重一体、一统的治理制度体系。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12-02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指出: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是中国社会的蜕变时期:从中原的中国不断向四周扩展,成为中国本部的中国;完成了“封邦建国”向“天下国家”体制的转变;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融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阐述中国的蜕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