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
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2023-10-23更新 | 649次组卷 | 9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东汉后期,皇权逐渐失去了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礼乐制度破坏B.外戚宦官相互勾结
C.以“柔道”治天下D.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2022-11-09更新 | 257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9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太学清议,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较早的事例。太学生最不可能引用的思想言论是
A.孔子的“为政以德”B.孟子的“民贵君轻”
C.董仲舒“天人感应”D.韩愈的“道统”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记载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
B.门阀士族发展成割据势力
C.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2021-06-07更新 | 54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复习班)
6 . 如表为东汉田庄生产一览表。据表可推知,东汉田庄
生产行业种类
农业粮食作物麦、粟、黍、粳稻、大豆
经济作物胡麻、牡麻、蓝靛
手工业食用酿醋、酿酒、制糖
服饰纺织各种麻布和丝织物
冶铁制造各种农具、兵器
A.内部商品交换频繁B.已摆脱了政府的控制
C.行业之间彼此隔离D.生产具有自给自足性
7 . 上计制是古代中国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的一种制度。西汉时郡、国上计主要由郡丞、长史承担;东汉后期郡、国上计则由郡丞、长史的下属一一“上计掾史”承担。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王国问题的基本解决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C.专制集权的相对削弱D.地方长官的地位下降
2020-11-26更新 | 372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公元39年,光武帝刘秀下令度田,命令州郡官吏核检豪强地主控制的耕地和隐匿的人口。此举遭到刺史太守和豪强地主的抵制和对抗,刘秀下令停止度田。刘秀对豪强地主的让步
A.有利于扩大统治的基础B.导致了统治集团的分裂
C.为政治危机理下了祸患D.致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2020-11-17更新 | 77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光武帝刘秀曾两次下令度田(清丈土地,核实户口),但均告失败。特别是像河南、南阳等地,度田官都知道“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根本不敢如实度田。据此可知光武帝度田
A.触犯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利益B.加强了中央政治经济力量
C.破坏了均田制度的顺利推行D.推动了田庄经济迅速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