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与下列文本材料反映的朝代相符合的选项是
·对前朝地方行政设置做出调整
·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出现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
·书写材料得到重大改进
A.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B.儒学教育官方化
C.海上丝绸之路发达D.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2 . 孔子其思想博大精深,儒家其地位几经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二   儒学发展示意图



(1)材料一是从哪几个方面评价孔子的?结合所学,各举一例说明孔子在上述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主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儒学在“b”段出现高峰的原因。
2021-01-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三十一中学2020 -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前期的士人吸收了战国至秦以来先辈们的经验,采用现实主义态度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主张。但是在汉武帝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成为需要和趋势,士人们除了考虑现实社会建设里出现的矛盾,还需在理论上去解释“皇权至高无上”的合理性。董仲舒中和以往诸子百家对权力和自身主张关系的认识,系统地论述了皇权的合理性。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上升为官学,自此之后,其他学说逐步淡出了官学教育。

——摘编自臧知非《秦汉史》

材料二   伴随着科举制的发展,两宋之间在地方上逐渐积累起一定数量的士人,并逐渐形成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士人阶层。士人阶层的身份认同意识逐渐趋同,他们在文化上具有优势地位,自觉以“治天下”为己任,以蒙学、家训开展“训俗”教育,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和识字率;恢复并改革宗族制度,推动了宗族礼制的庶民化;倡导乡约制度,参与乡村治理。宋代士人借助文化的力量融入地方社会,进而形成以士人阶层为中心的“士人社会”。

——摘编自闫爱民《宋代士人群体如何参与地方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人阶层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4 . 晚清人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曾指出:以尚书.禹贡)治河,以《尚书.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这在西汉中后期的官场中甚为流行。其所述现象反映了西汉中后期
A.官吏均来自儒学人士B.儒吏对皇权的制约力增强
C.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D.儒生群体内部出现了分裂
2021-01-0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汉武帝重用精通儒学的贤良之士公孙弘,《公孙弘本传》记载,“(弘)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悦之”。由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A.实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一统
C.儒学违背了先秦传统儒学D.推行外儒内法的治国方略
2021-01-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是《汉书》和《后汉书》保存的诏书征引儒家经文的次数,据此推知汉代
汉武帝汉成帝汉章帝诏书总数
《汉书》81035
《后汉书》2050

A.儒学理念影响国家政治生活B.儒学伦理逐渐法律化
C.儒学理念成为日常行为规范D.诏书出自于儒者之手
2021-01-0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载,公孙弘“少时为狱吏”,“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儒学统治地位确立B.政治深受儒学影响
C.社会秩序较为混乱D.儒家伦理成为规范
2021-01-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顶尖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某学者认为:在东汉初期,东汉政权枢机要官的70%以上是有儒教教养的人士,将这一数字与儒教渗透最盛期的西汉元帝时的27%相比,可以明显看出东汉时期儒教向中央官僚阶层渗透程度之深。这反映出
A.东汉太学改变了传统教育制度B.儒家干政之风打破了政治的稳定
C.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实现结合D.汉代儒学正统思想地位日益巩固
2021-01-0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说∶"汉以后的儒家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古儒、法儒和道儒。古儒较多地保留了先秦儒学的思想,而法儒和道儒则分别吸收了法家和道家的某些思想。在官方意识形态中,起主导作用的并不是古儒,而是法儒和道儒。"可见,该学者认为
A.三教合一推动了儒家的发展B.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名不副实
C.君主专制强化导致儒家分裂D.儒家糅合道法思想适应现实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郭沫若说:“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儒家的精神,透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他意在强调
A.儒学服务于专制皇权B.儒学取得了正统地位
C.儒学背离了原有宗旨D.汉代儒学已完全僵化
2021-01-01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