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下表是某位皇帝在位期间分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所采取的措施,他励精图治使得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据此可知,这位皇帝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汉光武帝D.孝文帝
2022-01-0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华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初的大臣将相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而东汉末期,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这一变化说明汉朝
A.中央集权制度不断的巩固B.社会阶层流动趋弱
C.王国问题发展为军阀割据D.士族制度业已形成
2021-12-23更新 | 35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秦汉历史时间轴,空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A.百家争鸣;黄巾起义B.与民休息;光武中兴
C.郡国并行;张骞西行D.陈胜起义;三国鼎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司马光在谈及东汉“党锢之祸”时认为:东汉党人生逢乱世,不在其位,却热衷于“臧否人物、激浊扬清”,欲以口舌之利挽救国家社稷;他们撩毒蛇之首、践虎狼之尾,以致自身身受极刑,同道之人就此沉沦。由此可知,在司马光看来,“党锢之祸”
A.源于东汉党人缺乏政治斗争的智慧
B.彰显了党人以“儒”治国的政治理念
C.是导致东汉由盛转衰最直接的原因
D.反映了宦官集团对党人的利益侵犯
2021-11-1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西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与下表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
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
寿命27231303936341454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豪强地主势力发展D.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初年,人口达到5 300万。东汉末年,由于军阀割据混战,人口锐减到一千多万,曹操有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瓦解东汉政权B.官僚集团的内讧
C.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D.民族间战争不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显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
皇帝和帝炀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
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
寿命(岁)27231303936311454

A.“七国之乱”的爆发B.张楚政权的建立
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D.陈胜、吴广起义
2021-10-2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末天下大乱,汉献帝全无皇帝的尊严,袁术完全无视其存在,公然自立为帝,成为对手攻击的有力借口,很快败亡;曹操始终没有迈出取而代之的最后一步,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这反映了
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B.社会对君权神授的蔑视
C.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力强大D.豪强地主势力威胁皇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是四川出土的东汉“酒肆”画像砖,其他地区也出土过较多同时期“酒肆”画像砖。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A.城市生活丰富多彩B.商人社会地位提升
C.粮食产量较为可观D.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