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
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2023-10-23更新 | 648次组卷 | 97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北大公学禹州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为史书有关汉光武帝的记述。据此可知,汉光武帝
记述出处
“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后汉书•儒林列传》
“陛下尊敬先圣,……宫室未饰,干戈未休,而先建太学。”《后汉书•朱浮传》
“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典,夜分乃寐。”《后汉书•光武帝纪》

A.重视人才培养B.生活艰苦朴素
C.大力倡导儒学D.勤于国家政务
2022-02-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十所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某同学根据东汉中后期政局变化所作的示意图

图中A、B两处应为
A.轻徭薄赋、独尊儒术B.王莽改制、农民起义
C.光武中兴、党锢之祸D.外戚专权、宦官得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谶是隐语和预言,纬是用诡秘的语言对经书的解释。王莽、刘秀争夺国家政权都用了谶纬。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宣布图谶于天下”。章帝主持召廷白虎观会议,用谶纬解经,谶纬之学遂占统治地位。这反映了
A.汉时封建迷信活动盛B.政治统治借助于神秘力量
C.谶纬之学己占据主流地位D.东汉时君主专制开始衰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汉太守—到任,往往会聘请当地名族大姓担任地方显职,并对他们以礼相待,言听计从,甚至完全委政于他们。这一现象反映出东汉
A.外戚干政现象严重B.察举制度流于形式
C.地方管理效率低下D.中央集权潜伏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是“东汉画像砖中描绘的集市”。该画像砖最能够用来佐证
A.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B.光武中兴的社会盛况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富足安康的百姓生活
2021-12-0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如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9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与此相关的历史现象是东汉后期
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
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
寿命272313039363414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诸侯发动“七国之乱”
C.王室衰微中朝势大D.诸侯发动“八王之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曹操的《蒿里行》里曾这样描述当时社会状况:“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导致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是
A.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B.三国时期的政权鼎立
C.西晋中期的八王之乱D.东晋时期的南北对峙
2021-11-14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30年,光武帝命令同隶、州牧各调查其辖区,县和国不足以设置长吏,可以合并者,上大同徒、大司空二府。于是地方上奏,“并省四百余县,史职减损,十置其一”。这说明,光武帝的做法
A.恢复了生产B.裁减了官吏C.整顿了吏治D.减轻了刑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东汉末年,孙坚(孙权之父)在讨伐董卓过程中意外得到传国玉玺,一时间“天命所归”的流言纷起;刘备一直号称自己是汉朝皇族的后裔;曹丕更是效法古人,通迫汉献帝上演了一出“禅让”大戏。这些信息表明当时
A.正统观念影响深刻B.宗法制度得到重建
C.封建迷信逐渐扩散D.王政复古成为潮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