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2022·河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西汉文景时期,全国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占人口总数的90%以上。到东汉后期,佃农﹑依附农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以上,而自耕农的数量则不会超过75%。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现象加剧B.土地私有制度发展
C.人口数量急剧膨胀D.地主庄园经济出现
2024-02-25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
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2023-10-23更新 | 649次组卷 | 97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汉代田庄不断扩大,出现了“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多规良田,役使贫民”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施B.豪强地主政治经济实力强盛
C.豪强大族操纵国家政权D.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列侯张奂重民族之大义轻个人之私利,将羌豪所送之金器、良马全部送回,得到羌族民众的爱戴;平寿侯邓训以恩义对待羌胡之人,为他们医治伤病,深深地感动了羌胡民众。这反映出(     
A.儒家义利观有利于民族团结B.郡国并行制推动了民族交融
C.东汉时期边疆民族关系紧张D.列侯追求私利拉拢少数民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表所示为西汉中期至东汉末期刺史(州牧)的罢置情况。表中现象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时期罢置情况改制内容
西汉哀帝建平二年(前5年)罢州牧置刺史刺史官秩提升、固定治所、监察范围扩大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42年)罢州牧置刺史刺史掌握临时军事权力,获得一定地方行政权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完全掌握军政大权
A.监察制度的强化B.刺史职能的固化
C.中央集权的衰落D.州牧地位的降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光武帝时期,三公高高在上,享受一万石的俸禄,却没有实权。尚书台长官尚书令掌管朝廷大权,却没有三公的地位,俸禄只有一千石。东汉前期这一局面反映出(     
A.中央决策机构日益臃肿B.君主的权力得到了加强
C.外戚专权受到一定遏制D.贵族等级体系日趋严格
2022-10-15更新 | 365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汉桓帝时,出身望族的李膺因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被太学生敬为“天下楷模”。灵帝时,面对宦官搜捕的“党人”,好多百姓“破家相容”。据此可知,当时的反宦官专权斗争(     
A.推动了“清议”之风的兴起B.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C.遏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D.反映了皇权的衰落
2022-09-09更新 | 918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优质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东汉时,“父老”作为关注地方利益的重要社会力量,可以对各种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看法往往能够得到当政者的积极回应与采纳,如南顿父老向光武帝进言免除十年田租,光武帝虽然没同意,但还是免除了两年的田租。由此可知,汉代(     
A.中央集权面临危机B.地方豪强干政
C.社会治理协调互动D.农民负担沉重
2022-09-07更新 | 507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名校2023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汉末期,王莽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改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建立后,一切官僚机构的名称都恢复西汉旧制,唯有“三公”遵从王莽的改变。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光武帝又去掉“三公”前面的“大”字,增设将军,使其地位和“三公”相等。这反映出东汉初期(     
A.专制皇权得到加强B.三公制度逐渐瓦解
C.官僚政治趋于成熟D.中枢制衡机制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