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三国志》中有“募其服从者五百人,率攻下二十余壁(营垒),……得户二万,兵二千人,令就田业”、“歙贼帅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黔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林历山四面壁立,高数十丈,径路危狭,不容刀楯,贼临高下石,不可得攻”的记载,该材料意在强调(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是当地政府官员据险而建
C.军事防御的同时带有庄园经济色彩D.国家基层治理能力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古代漫长的封建史中,有一些英明的君主,其执政时期,将国家建设成了一个清明、富裕、安定的国家,历史学家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将这些君王统治下的繁荣的社会冠上了治世、盛世等名号,下列的盛世、治世与其出现的背景匹配正确的是(  )
A.东汉初年刘秀加强集权、发展生产,社会出现繁荣景象光武中兴
B.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开元盛世
C.汉武帝刘彻推行巩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制度,兴建长安城文景之治
D.唐玄宗在位期间,选贤举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贞观之治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汉时,以三公为丞相,但权力锐减。掌管内廷文书的尚书机构扩大,正式称尚书台,“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由此可知,东汉时期(     
A.宦官外戚交替掌权B.决策流程趋于规范
C.专制皇权得到加强D.豪强地主控制朝政
4 . 中央被迫放权让刺史来镇压农民起义,以至于刺史的监察职能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是逐步掌握了军事行政权,并由此演变成为割据势力与朝廷抗衡,最终导致了中央政权的灭亡。上述历史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西汉B.东汉C.西晋D.唐朝
2023-10-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为《四民月令》的摘录,记载了东汉后期庄园的日常生活,下列对其历史价值解读正确的是(     
正月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
三月是月也,杏华盛,可苔沙白轻土之田。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
九月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
十月五谷既登,家储蓄积,乃顺时令,勅丧纪,同宗有贫窭久丧不堪葬者,则纠合众人,共兴举之,以亲疏贫富为差。
A.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B.实证军镇兼有军事作用和庄园经济色彩
C.表明儒学向基层渗透并以乡约教化乡里
D.记录当时部分民众获得一定的生活保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时期,史籍中出现大量“猛虎渡河”、“飞蝗出境”和“盗贼止息”的记载,以此表彰良吏施行德政。这种书写方式在随后的史籍中被广泛应用。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史事记载有程式化趋势B.皇权集中规范官吏任用
C.政治腐败导致贪官横行D.儒家思想受到佛道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籍评述汉末一人物:“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A.刘备B.孙权C.曹操D.刘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不少东汉的画像砖、画像石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住宅、楼阁、院落、粮仓、磨房、猪圈、马车和农夫等,还可以看到在住宅附近的大片稻田、山林、池塘、盐井、渠道,还有收获、舂米、酿酒、纺织等景象。这些画像砖、画像石(     
A.是庄园生产生活的反映B.标志着小农经济的形成
C.体现出薄葬习俗的变革D.反映了基层治理的成效
9 . 汉代画像石题材丰富,多为表现人们生前活动的画面。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都是东汉时期的,共有十三幅,其中包括两幅壁画。据此可知(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泗洪重岗、雎宁双沟镇
A.陕西的农业生产领先全国B.东汉开始出现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C.北方的牛耕较南方更普遍D.内蒙古的游牧生产方式被农耕取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东汉末年,孔融和陈群就“汝、颍人物孰优孰劣”的问题进行了论争。孔融列举了多位汝南历史上的名人,并对他们进行品评,或凸显其功业,或凸显其德行名节。陈群则以颍川大族的当世功勋为例回应孔融。这种评价人物的现象在汉末较为普遍。这表明当时(     
A.官员考核注重德行与功业B.门第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士人具有激浊扬清的风貌D.社会动荡亟需儒学复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