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据《昌言》等载,“膏(肥沃)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资产)至百万”。据此推知,这一经济形态较多存在于(     
A.西周B.战国C.东汉D.唐朝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汉明帝在位期间,彻查其兄楚王叛逆案,令外戚阴、邓两家互相纠察;名将马援因其女为皇后而不得入云台二十八将之列。由此可见,汉明帝意在(     
A.强化君主专制B.防范外戚势力C.削弱同姓封国D.打击豪强地主
2023-12-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优质校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汉光武帝时期的民间歌谣大多以战争局势为主题,如《更始时南阳童谣》等。汉明帝、汉章帝时期的民间歌谣多以描写经学大师为主,如《诸儒为贾逵语》等。这说明(     
A.西汉文学缺乏鲜明特色B.歌谣是文学的唯一形式
C.文景之治阻滞文学发展D.文学是社会发展的反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东汉前期,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时,征引全国各地的政区地名资料,用以分析字形、考辨字义。其中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如图所示。这反映了该时期(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B.豪强势力的地方割据
C.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D.经济发展的南北差异
2023-11-28更新 | 238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山东滕州黄家岭出土的汉画像石拓片。在拓片中,上格为“迎谒”和“锻冶”图,下格为一个包括耕、糖、种的综合农耕场面。该拓片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A.土地兼并问题的长期存在B.豪强地主势力的强盛
C.不同阶层间矛盾的尖锐化D.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东汉时期,民间流传着一首民谣:“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该民谣所反映的实质是(     
A.东汉中央集权非常强大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士族门阀对皇帝言听计从D.豪强地主势力强大
2023-11-21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有学者认为,君主专制加强、皇帝依靠近臣治理国家的制度,一方面可以克制权臣篡权;另一方面,当皇帝无能、无力、昏聩或幼小时的权力真空期,极易出现体制外势力控制权力的局面。下列史实,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     
A.西汉初年功臣勋戚把持相位B.西周后期“共和行政”
C.东汉后期外戚干政宦官专权D.东汉末期曹操“窃国”
8 . 汉武帝规定“食禄之家不得治产,兼取小民之利”,在“商者不农”上没有做过多的限制;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接受桓谭关于“禁民二业“(禁止一人兼营两种行业)的建议,基本目的在于“举本业而抑末利”。这种变化(       
A.维护了商人的根本利益B.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变迁D.推动了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2023-11-09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
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2023-10-23更新 | 652次组卷 | 97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后汉书》记载,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国家控制的人口不过 1000万,然而到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国家所控制的人口超过2100万。下列有助于解释该现象的是,东汉初期(     
A.释放奴婢取得成效B.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C.政府威信大大提高D.官民关系显著改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