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5 道试题

1 . 内廷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汉武帝时期,内廷的地位越来越高,内廷一开始是政府正式官署的下属机构,后来内廷的首领是“大司马”,大司马奉命可以领导尚书,他在政府里的实际权力就超过了丞相。这反映出(       

A.“汉承秦制”已被放弃B.皇权得到了加强
C.完全破坏了三公九卿制D.新行政中枢确立
2 . 汉武帝在处理一些重要政事时,依靠一些亲信或宾客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则称为“外朝”。汉武帝此举(     
A.缓和了中央各部门之间的矛盾B.致使政府行政效率不断地提高
C.调整中枢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促使决策机制逐步走向专业化
3 . 两汉时期,宰相的出身复杂多样,如萧何、申屠嘉出身于布衣,周亚夫、窦融出身于功臣豪门世家,刘隆、刘恺出身于宗室。这反映了(     
A.科举制度的影响日趋凸显B.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
C.门阀贵族统治的彻底瓦解D.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2024-01-0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三新”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颁布法令,宣布私自盗铸金钱者死罪,并废除一切旧币,发行“五铢钱”,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在桑弘羊的建议下,汉武帝增设大农部丞对郡国盐铁官进行整顿,并设置36处盐官,分布在27个郡;至少设置48处铁官,分布在40个郡国;对于小邑和乡村,则特准商人在交纳重税的条件下把盐分销给消费者。面对郡国因纳贡带来的高额运输费用问题,汉武帝派遣大农部丞分赴各地充当特使,并指派各地均输官“输其土地之所饶”,最后由京师平准官实现“贱买贵卖”。此外,汉武帝还向工商业征收财产税“算缗”(每值2000钱则纳税一算,即120钱),并鼓励知情者检举揭发,“令民告缗者以其半与之”。

——摘编自魏艾《汉武帝文治武功的经济保障》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举措,并简要说明其制定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
2024-01-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禁止地方郡国铸钱,把铸币大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专门负责铸钱事宜,铸造新的五铢钱,各地私铸的钱币全部销毁。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维护边疆稳定B.加强中央集权C.促进农业发展D.削弱宰相权力
2024-01-0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春秋繁露》记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这一言论体现了董仲舒(     
A.三权分立的思想B.无为而治的主张
C.君权神授的思想D.重农抑商的主张
2024-01-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在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2024-01-08更新 | 286次组卷 | 84卷引用: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选择性必修3)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骞和他的部属,是有史以来第一批踏入更远地区的中原王朝官方使节……由此形成的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交流的桥梁,这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政治之路、经贸之路、文化之路。汉唐之间的“丝绸之路”又可分为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沙漠丝绸之路。在15世纪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之前的千余年间,穿越西域的沙漠之路,始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最为重要的通道。

——摘编自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9 . 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自然界出现的灾异和祥瑞预示着上天对人(君主)的谴责和嘉奖,他希望通过上述思想的践行,最终达到“屈君以伸天”的结果。董仲舒上述言论(       
A.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B.旨在重建儒家伦理道德
C.探讨王朝兴衰的根源D.希望君主实行“仁政”
2024-01-0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历史试题
10 . 《盐铁论》记载了桑弘羊与贤良方正就专卖制度的辩论经过,桑弘羊认为,“富国非一道”,“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并以此作为盐铁官营、均输、榷酒政策的理论依据。汉代专卖制度的实行(     
A.淡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激化了矛盾导致王朝覆灭
C.推动了工商业迅速发展D.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