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皇帝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和地位,为他选择某个评价性的字词作为谥号。下列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B.汉光武帝C.唐高祖D.康熙
2023-11-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东汉世家大族在本州郡的势力具有垄断性质。地方守相由朝廷任命,而属吏则由守相自行任用,基本从本郡士人中选拔。郡县府衙宛如一个个小朝廷,长吏与属吏如同君臣。材料可用于探讨,这一时期(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背景B.国家任用酷吏治理地方的表现
C.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影响D.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的原因
2023-11-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历史推导能力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思维能力,下列推导符合逻辑的是(       
A.汉初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
B.汉初沿袭秦朝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出现“七国之乱”
C.汉武帝设立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减弱——君权得以加强
D.东汉中期外戚专权——王莽推行社会改革——出现“光武中兴”
2023-11-2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不利于中央集权B.巩固了国家统一C.抑制了豪强势力D.强化了监察效力
2023-11-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汉代田庄不断扩大,出现了“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多规良田,役使贫民”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C.豪强大族操控国家政权D.豪强地主政治经济实力强盛
2023-11-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学林教育校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下表为东汉中后期皇帝继位和寿命的统计表,这一现象导致东汉后期(       
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
继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
卒年27231303936341454
A.皇权日益衰落B.政治日益腐败
C.相权逐渐强化D.土地兼并严重
2023-11-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东汉中后期,皇帝大多年幼继位,实际权力常被近亲者侵夺。这一时期借机轮流把持朝政的是(       
A.宰相与太尉B.外戚与宦官C.功臣与诸侯D.刺史与郡守
2023-11-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东汉初年,刘秀裁减官吏,整顿吏治,清查全国户口,重视儒学,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光武中兴D.康乾盛世
2023-11-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光武帝废除更役制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同时,还整顿吏治,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官吏严格要求。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强化君主的专制权力B.减少中央的财政开支
C.促进民众的政治认同D.提高政府的治理效能
2023-11-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樊氏是东汉时期的地方大族,经营着大型田庄。据《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载,“(樊氏)为乡里著姓。……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勠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资至巨万。”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地方豪强(     
A.土地兼并激化了社会矛盾B.日益强盛威胁了中央政权
C.建设田庄促进了生产发展D.剥削佃农积聚了巨额财富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