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嘉峪关魏晋墓群5、6号墓中有表现生产劳动内容的壁画,如采桑、放鹰、狩猎、牵驼等;嘉峪关3号墓壁画中有许多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图;在酒泉丁家闸5号墓(东晋时期墓葬)中发现的燕居行乐图中出现了属于龟兹乐器的腰鼓,西沟墓7号墓中有羌女送行图。这体现了(       
A.繁盛的少数民族经济
B.民族交融的高度发展
C.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D.丝绸之路沟通海内外
2024-03-24更新 | 194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江苏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4 . 某同学在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课时,整理了如下图表。结合所学,图中的①和②分别指代(     
A.赤壁之战、唐B.淝水之战、隋C.官渡之战、唐D.官渡之战、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画像砖艺术是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的一种民间艺术,生动地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下面两幅魏晋时期的画像砖图片反映了(     

   

北方内迁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部边境汉人放牧图

A.民族交融不断加强B.社会分工不断细化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少数民族完全汉化
2024-04-2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个历史时期的形势图。该时期(       
A.江南得到开发B.火药普遍应用C.科举制度形成D.藩镇割据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研究发现,气温每变化1℃,我国的农作物产量就变化10%左右;年平均气温下降2.1℃,生物的分布区域就要南移2~4个纬度。下图所示反映了我国近三千年来的气温变化情况。以下可用此图解释成因的现象为(     

注:图中横线(23℃)代表2006年我国海面温度
A.周平王将国都东迁洛邑B.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
C.元朝蒙古人大规模西征D.明朝初年政治中心北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大同云冈石窟昙曜五窟椭圆形平面、穹隆顶的窟形应是云冈创造的新模式,表达了将象征皇帝的佛像供奉进鲜卑族游牧生活的传统居室——穹庐中。随后,云冈石窟的窟形经历了从“穹庐”到“殿堂”(如下图示意)的转变。主导其变更的是(     
A.佛教中国化的完成B.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
C.北方民居长期演变D.国家治理体系的成熟
10 . 下图是某一时期政权更迭图的部分截图,这一时期是中国的一个大分裂时期,当时中国境内并存许多政权,也出现了短暂统一的局面。其中B代表的政权是(     
A.曹魏B.西晋C.前秦D.北魏
2023-11-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