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2023-06-21更新 | 6332次组卷 | 4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016-11-27更新 | 3693次组卷 | 8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历史试题
3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多民族国家攻权并立,更替频繁。以下对如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     
A.①东晋②前秦③梁④北周B.①西晋②前秦③吴④北周
C.①东晋②北魏③吴④北汉D.①西晋②北魏③梁④北周
2022-10-14更新 | 656次组卷 | 46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北政权对峙中,南朝认为北朝的民族政权是非正统的,用“魏虏”“索头”等称呼北魏民族;而北朝所著史书,认为正统乃属北方,北魏地处中原,是真正的正统文化所在地,而将南朝的宋、齐、梁三朝称为“岛夷”。这一现象反映出
A.民族冲突中蕴含着文化认同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C.传统的夷夏观发生根本改变D.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被阻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南北朝时期,实行租调制,其中调用丝、绢、棉、麻上缴;当时生产丝帛的地区遍及全国,丝帛还具有实物货币的功能。这反映了
A.均田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B.南北方丝织业水平趋向平衡
C.社会环境影响到了经济形态D.农民赋役负担依然十分沉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朝早期的佛像,造型雄健粗犷、浑厚质朴,且神态庄严,形成无比尊严和压抑的氛围。北朝中后期,佛像不仅体型变小,而且表情由肃穆威严变得慈眉善目、含蓄恬静。这一转变主要反映出当时(     
A.佛教信仰开始本土化B.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C.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D.三教合一局面形成
7 . 史载,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在位时,均进行过大规模的灭佛行动。这从侧面反映出北朝时期(     
A.统治者提倡“三教并行”B.主流思想更迭较为频繁
C.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D.佛教的发展彻底受到遏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魏征主编的《隋书•食货志》记载,北朝末期,中国河西走廊地区东罗马(395-1453)金币、萨珊波斯(224—651)银币是官方认可的民间流通货币。后来考古学者在新疆和田与吐鲁番分别发现了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这一考古发现()
A.有利于印证北朝民间货币的使用情况B.表明中欧之间的交流始于南北朝
C.证明《隋书•食货志》的内容皆为信史D.可印证当时中西贸易的繁盛
2020-05-13更新 | 381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五胡视自己为“炎黄子孙”,袭用“中原”即“中国”、“九州”即“中国”的理念,开始自称“中国”,由此出现了少数民族政权从承认东晋“正统”,到纷纷自称“中国”、“中国正统”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中原农耕经济遭到破坏B.民族交融及统一的民族心理渐趋形成
C.中原王朝权威受到挑战D.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2023-12-26更新 | 88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百树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