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2023-06-21更新 | 6328次组卷 | 46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1(新高考七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魏灭亡后,西魏权臣宇文泰实行“赐复胡姓”政策,规定士卒须以主将的鲜卑姓作为姓氏,对于非鲜卑族主将,主动赐予鲜卑姓,如杨坚的父亲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李渊的祖父李虎,被赐姓大野氏。这一举措(       
A.有效防范了地方割据B.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C.导致了门阀世族兴起D.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2023-06-29更新 | 416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489年,北魏派遣蒋少游出使南朝并密令他偷师建康的宫殿设计。蒋少游之舅、清河士族崔元祖向齐武帝告发此事,并称“岂可令毡乡之鄙,取象天宫?”这反映了(     
A.魏齐之间使节往来频繁B.士大夫家族执掌朝政
C.南北方的建筑风格趋同D.民族矛盾与交流并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魏颁布均田令,西魏确立府兵制,二者为此后的隋唐盛世提供了重要条件。学者们关注到,这些只在北朝首创,南朝缺无。这说明(     
A.北方文化总体上优于南方B.改革总是体现社会进步
C.南北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大D.民族交融激发制度突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南北朝时期,实行租调制,其中调用丝、绢、棉、麻上缴;当时生产丝帛的地区遍及全国,丝帛还具有实物货币的功能。这反映了
A.均田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B.南北方丝织业水平趋向平衡
C.社会环境影响到了经济形态D.农民赋役负担依然十分沉重
6 . 北魏太祖时期,群臣认为本朝乃黄帝之后,应为土德,“于是始从土德,数用五,服尚黄”;北朝后期的《魏书》也强调鲜卑“拓跋氏”的氏族名称来源与黄帝存在紧密关联。北朝时期推崇黄帝的意图在于(     
A.彰显黄老之学以兴文教B.践行友好交流的民族政策
C.借助民族认同稳定政权D.消除鲜卑贵族的改革阻力
7 . 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中,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济”。南北朝“坞壁经济”的出现
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
C.不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2020-02-05更新 | 1134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调研历史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种桑养蚕的地区,男子每人给桑田20亩。北朝晚期的文人颜之推说:“河北妇人……锦绣罗绮之工,大优于江东也。”这说明当时(     
A.北方纺织手工业较发达B.手工业的发展超越农业
C.丝织业区域生产专业化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密切
9 . 学者阎步克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并“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这一论述(     
A.指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B.明确了隋唐兴盛取决于“胡化”运动
C.肯定了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D.反映了南方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大
2022-12-1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年),“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有官员上奏提议取消常年给百官提供的酒类特供,得到批准,但规定了例外情况,如负责祭祀的官员和“远蕃使客”。北魏孝明帝的这一做法(     
A.易加剧统治危机B.利于推进民族交融C.可消除财政困难D.净化了官场的风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