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在政权国号上也往往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这些做法意在(     
A.发展农耕经济B.采取中原地区的管理模式
C.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D.寻求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两汉时期农牧业分界线变迁图。导致这一变动的因素是(     
A.少数民族的内迁B.豪强地主的壮大
C.经济重心的南移D.抑商政策的松动
3 . 钱穆说:“魏晋南北朝时代一切学术文化,必以当时门第背景作中心而始有其解答。当时一切学术文化……由于门第之护持而得传习不中断;亦因门第之培育,而得长有发展。”这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九品中正制使官员选拔更公平公正B.门第观念顺应历史发展要求
C.士族成为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D.士族是魏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朝时期,寒人出身的戴法兴、戴明宝、巢尚之等人担任中书舍人,孝武帝刘骏处理官吏的选授、升降和赏罚等大事,都与他们商议,然后作出决定。寒人还常担任地方州镇的重要吏职——典签,对府州行使监察权,以至“诸州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据此可知,寒人出现的实际原因是(       
A.地方势力的扩大B.门阀士族的衰落
C.军事争端的加剧D.皇权政治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箭”,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此举主要是为了(     
A.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B.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
C.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D.谋求与汉族王朝和平共处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业发展迅速,陶瓷、丝织、制造船等手工行业也有较大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人口的大量南迁   ②优越的自然条件   ③南北统一的实现   ④相对和平的环境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07-07更新 | 214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南朝梁的最高统治集团中,属高门士族的占到85%。侯景之乱后建立的南朝陈初年,由少数族酋帅或寒族出身的皇族成员或将相大臣有20人,占其全部的87%。这说明侯景之乱(     
A.彻底摧毁了门阀士族B.破坏了南朝社会结构
C.推动了南北形势逆转D.加剧了统治集团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在中国古都的名单里,洛阳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多个王朝曾建都于此。下列王朝中,曾建都于洛阳的有(     
A.西汉B.北魏C.东晋D.北宋
9 . 以下帝王按照其生活年代距今从早到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刘秀   ②刘邦   ③刘备   ④刘彻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②③④①
10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如图中序号与政权对应错误的是(     
A.①——西晋B.②——东晋C.③——北朝D.④——北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