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人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中原地区的人民大量迁徙到边疆B.西晋的史料记载缺乏客观
C.内迁各少数民族封建化已经完成D.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概述的时期相符的历史描述是(     
A.藩镇割据社会动荡B.科举盛行人才辈出
C.江南经济得到开发D.佛教传入外交活跃
2022-11-29更新 | 101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晋初年,为了利用宗室拱卫皇权,分封了许多同姓王;设置辖区广大的都督区,由同姓王担任都督,掌握军队,镇守地方,称“宗王出镇”。这些措施的影响是(     
A.阻碍郡县制的推行B.有利于民族的交融
C.造成了剧烈的战乱D.维系了西晋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东汉至三国时期国家控制的户口数变化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户数口数
东汉157年1067796056486865
263年663423146642344328827672881
263年280000940000
280年5230002300000
A.自然灾害多发B.佛教在中国盛行C.专制皇权衰落D.豪强士族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屯田制是一种由政府提供土地,组织农民或士兵耕种,以解决军队给养或收取税粮的制度。三国时期的东吴推行了大规模的屯田,将屯田与水利开发并举,屯田制度与东吴政权相始终。东吴的屯田(     
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健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战乱频繁导致国家分裂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
2022-05-31更新 | 1015次组卷 | 58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考古发现,魏晋十六国时期,黄河以北的墓葬较之秦汉时期,无论在规模还是豪华方面均有不及,呈现出简埋薄葬的典型特点。这反映出当时
A.勤俭节约之风十分盛行B.战乱不息社会经济凋敝
C.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D.北方生产力落后于南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两汉时期的算赋、口赋(人头税)都是征以货币,曹操消灭袁氏势力统一黄河流域后,将其改为以户为准征以实物,规定“户出绢二匹,锦二斤”。这体现出
A.北方较南方的经济优势消失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
C.战乱动荡严重破坏社会生产D.以农为本成为基本的国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