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通过推行迁都、改籍贯、易服饰、改汉姓、定门第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民族交融。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B.北魏实现了北方统一
C.改革的措施全面有效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3-24高一上·湖南·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五世纪后期,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统治者是(     
A.孝文帝B.金世宗C.周世宗D.元昊
2024-01-22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北魏实施均田制时规定,受田农民于“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且不得以田产为投献之礼。北魏此举意在(     
A.维护小农私有财产B.杜绝土地兼并的问题
C.保障国家赋税收入D.打击官僚地主的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493 年(太和十七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力排众议,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到洛阳。这次迁都(       
A.强化了北魏对长江流域的控制B.完成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C.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彻底摧毁了北魏贵族势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下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皇族拓跋改姓元。北魏孝文帝更改姓氏旨在(     
A.增强汉族对北魏政权的认同B.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大趋势
C.解决少数民族复姓烦琐之弊D.推动鲜卑民众加快汉化步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南北朝时期,南朝官员陈庆之(484—539)最初认为:“魏朝甚胜,尤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但他出使北魏目睹洛阳风貌后却感慨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股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这一变化表明(     
A.北魏政权更选频繁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南北文化隔阂增大D.北魏改革成效显著
2023-10-15更新 | 505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8 . 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保护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化传统。北魏孝文帝在恢复祭陵制度的同时,对汉、魏、晋诸陵的维护沿袭了魏明帝的做法,并以古代帝王祭祀的礼仪“太牢之礼”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孝文帝这一做法旨在(       )
A.尊重历代的贤明君主B.传承和弘扬鲜卑族文化传统
C.彰显其人道主义情怀D.表明北魏入主中原的正统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孝文帝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理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理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理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据此可知孝文帝的改革(     
A.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实现了全国的统一进程
C.增强了对汉文化的认同D.冲击了儒家的主流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的是(     
①改用汉姓   ②分科取士   ③迁都洛阳   ④改说汉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