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说,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国家颓势,并为隋唐王朝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找到了历史出口。该评价说明孝文帝改革(     
A.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B.实现了北魏政权的长治久安
C.为民族政策的推行创造了条件D.导致了门阀士族制度的消亡
2023-09-09更新 | 760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2 . 南朝梁萧子显所撰《南齐书》用“魏虏”“索头”等称呼北方鲜卑族等少数民族;而北朝北齐魏收所撰《魏书》则记载“魏所受汉传国玺”,将南朝的宋齐梁三朝称为“岛夷”。上述现象体现了(     
A.历史人物存在不同称谓B.史籍体例呈现出多样性
C.正统观念左右历史编纂D.历史认识依靠文献记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魏晋时期,内迁的匈奴人被统称为“屠各(或休屠)”,后其姓氏多改为刘、王、金、张、董、梁等汉姓。南北朝后期及以后“屠各”之名很少再见于史籍。这一现象说明(     
A.匈奴人已经远徙他处B.民族平等得到了落实
C.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D.民族布局进一步优化
2023-09-07更新 | 46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展示了东汉与三国时期人口数量的比较,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户数口数
东汉157年1067796056486856
263年663423147342344328817672881
263年280000940000
280年5300002300000
A.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B.豪强士族的发展壮大
C.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D.土地私有制走向没落
2023-08-28更新 | 183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旺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晋书·地理志》记载,太康元年(280年)全国共246万户,人口1616万,以户数分布而言,淮河以南长江流域的梁、益、荆、扬四州占37%。而《宋书·州郡志》所载刘宋大明八年(464年)的户口数为90.1769万户,人口5174074。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门阀士族势力扩大B.中央集权的加强
C.政局动荡战乱频繁D.户籍制度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羌族逐渐向中原内迁,从原来的“逐水草而居”逐渐变为定居,饮食习俗由原来的以奶、酪和牛、羊肉为主变为与内地民族的饮食基本无异,风俗习惯上由火葬改为土葬,逐渐摒弃固有的原始宗教,开始崇信佛教。由此可见,羌族的内迁(     
A.解决了本民族的人地矛盾B.促进了文化的优胜劣汰
C.对羌族的影响广泛而深刻D.改变了中原的文化形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魏灭亡后,西魏权臣宇文泰实行“赐复胡姓”政策,规定士卒须以主将的鲜卑姓作为姓氏,对于非鲜卑族主将,主动赐予鲜卑姓,如杨坚的父亲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李渊的祖父李虎,被赐姓大野氏。这一举措(       
A.有效防范了地方割据B.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C.导致了门阀世族兴起D.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2023-06-29更新 | 422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2023-06-21更新 | 6464次组卷 | 4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曹魏名臣邓艾上陈称:“羌胡与民同处者,宜以渐出之,使居民表崇廉耻之教,塞奸宄之路。”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羌胡与汉族的相互包容B.战乱导致民族矛盾加剧
C.朝廷正视民族交融问题D.南北方文化差距的缩小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相传黄帝与炎帝族相争相汇,组合成炎黄联盟,继而战胜并融会蚩尤族。炎、黄两族胄裔(子孙后代)的夏人、商人、周人相继建立王朝,并与黄河中下游其他各部族相互融合,形成“华夏”族。与华夏对称的“夷”,从大、从弓,意为持大弓之人,本指东方(今山东、江苏一带)诸族,后演为中原华夏之外诸少数民族的统称。

   

材料二   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氏、羌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族群关系的考验。天兴元年(398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迁都洛阳后,孝文帝积极推进改革,改拓跋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太和十六年(492年),文帝“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

——摘编自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华夏族界域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其演变的相关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拓跋鲜卑统治者强化“中国认同”的措施。
2023-05-29更新 | 503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