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司马懿卤城之战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汉晋春秋》
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晋书》
辛已,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王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首三千,懿还保营。《资治通鉴》
A.诸葛亮技高一筹击败司马懿B.蜀军魏军互有胜负最终魏军取胜
C.司马懿老谋深算且击败蜀军D.诸葛亮与司马懿进行了正面作战
2 . 下表是东汉永寿三年到西晋太康元年著籍人口变化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时期户数口数
东汉永寿三年(157年)1067796056486856
三国时期14664237672881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245984016163863
A.民族交融出现高潮B.豪强地主势力获得发展
C.中原人口大量南迁D.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3 . 下表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一些状况。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领域发展的状况
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进步明显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B.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C.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D.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304—439年我国北方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的成汉,史称“十六国”。这反映了
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
所属
民族
匈奴鲜卑賨(cong)
政权
名称
前赵、
北凉、夏
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后赵前秦、
后凉
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
A.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B.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C.鲜卑族综合实力最为强大D.各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
2021-11-03更新 | 238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5 . “谥号”是指古人去世后,后人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下表是北魏皇帝谥号表。据此表可知北魏
谥号姓名在位时间
孝文帝拓跋宏471—499
孝明帝元诩516—528;
孝庄帝元子攸528—531
孝武帝元修532—534
A.社会稳定B.尊儒崇礼C.严谨治国D.政治清明
6 . 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某项措施,该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鲜卑姓改为汉姓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
拓跋贺兰
丘穆陵独孤
步六孤贺楼

A.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B.实现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C.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D.使北魏立足中原经济文化中心
7 . 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
东周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后,洛邑的语言就成了东周时期官话的基础
秦汉汉代官话为“洛语”,洛语承袭了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为“雅言”
魏晋西晋以“洛语”为官话。衣冠南渡后,“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了金陵雅音(官话)

A.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B.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
C.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D.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2021-02-25更新 | 406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内容是20世纪前期,部分教科书中有关孝文帝改革的论述。据此可知
时间教科书论述
1907年《中国历史讲义》自是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
1928年《初中本国史》国中一切制度文物……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A.清末新政促进了教育变革B.社会进步传播了唯物史观
C.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交融D.时代发展丰富了史学观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西晋东晋南朝
宗室外戚19%~38%7%19%~38%
世家大族49%~64%78%49%~64%
A.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
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
2019-03-30更新 | 594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8-2019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