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1 . 两汉时,桑树种植以黄河流域为主。东晋时,长江以南的太湖、鄱阳湖流域的桑树种植得到推广,这些地区蚕一年达到四五熟,能进行高等级丝绸的生产。这可用来说明
A.南方地区的开发B.区域经济的平衡
C.经济重心的南移D.经济结构的调整
2 . 南朝人食用用麦制成的胡饼、烧饼十分流行,不仅有众多文士作《饼赋》《饼说》之类时文颂之,而且从皇家到百姓都以饼作为节令食品或祭祀食品。此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有
A.北方人民的南迁B.铁犁牛耕技术传播
C.丝绸之路的开通D.麦稻复种制的普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长孺在《均田制度的产生及其破坏》中认为:均田制与拓玮鲜卑内部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同时,虽然在均田制施行前,中原地区封建生产方式已占统治地位,但并不妨碍农村公社残余顽强地保留下来,这是使来自拓玮鲜卑的均田制得以推行的社会基础。材料认为均田制得以推行的原因是
A.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B.拓玮鲜卑内部农村公社的余留
C.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的全面改革D.小农经济适应鲜卑的社会结构
2022-01-12更新 | 49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4 .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的一个分裂时期,下图是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对此图解读
A.南方在对峙中处于优势B.此时期国家不断走向分裂
C.分裂阻断了南北方交流D.客观上利于南方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522年,鲁郡百姓为纪念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的功绩德行,特意刻碑铭记。该碑书体质朴方严,魄力雄强(如图),学者们认为该风格正是当时社会审美、时代风貌的体现。与此风格有关的背景是
A.胡服骑射B.三国争锋
C.鲜卑改革D.儒道交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07年,河南安阳的一座东魏墓里出土了一座围屏石榻(如图)。以往发现的石榻上所刻绘的人物形象多为粟特人,壁画内容多为粟特人的社会生活,而这座围屏石榻刻绘了“郭巨埋儿”“丁兰刻木事亲”等为汉人流传的孝道故事。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河南地区是全国文化中心B.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
C.理学思想在民间广泛传播D.儒学正统地位没有动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孝文帝派遣汉族人蒋少游出访南朝齐国,奉秘绘南齐宫殿形制之命。有齐国大臣以蛮夷偷学天朝文物为由建议皇帝扣留蒋少游,齐武帝未采纳。蒋少游返回后,凭记忆绘出了建康城的布局规划、建筑样式;并主持建造了北魏洛阳城。由此可见
A.胡汉矛盾无法缓解B.汉族文明相较而言更先进
C.胡汉文明存在交流D.南北的建筑样式走向统一
8 . 天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年号,398--404年)初,朝廷规定:京邑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为畿内之田。其外,四方四维,置八部帅以监之。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又躬耕籍田,率先百姓。这说明北魏时期
A.农业生产受到重视B.农业获得迅速发展
C.社会经济持续繁荣D.农业生产技术提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李白有诗云:“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诗中“吴宫”位于图中

A.建业B.洛阳C.成都D.官渡
2021-11-12更新 | 73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下图为出土文物“晋归义胡王”金印。诸如此类的还有"晋鲜卑归义侯"和"晋鲜卑率善中郎将"等金印。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据此推知

A.西晋对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B.西晋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激烈
C.西晋政权国力有限D.西晋实施分封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