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某学者阐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规律,如下表所示。该学者意在强调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     
序号规律
民族交融的前提和基础,是形成了民族间的杂居错处
频繁的民族迁徙,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使民族交融呈现出复杂性和曲折性
民族交融既有统治者的强迫同化,但更多是各族的自然交融
内徙诸族相继建立政权及其灭亡是促进民族交融的因素之—
A.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B.使君主专制统治受到了冲击
C.动力和途径呈现多元化D.为经济重心南移准备了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为魏晋时期的“烧烤”画像砖。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自泰始(西晋武帝同马炎的年号)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灸肉成为魏晋时期上层贵族喜爱的一道美食。这说明(     
   
A.民族隔阂日渐消失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C.中原民族出现异化D.华夏认同空前加强
2022-10-08更新 | 1271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协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该诏书(     
A.沿袭了鲜卑习俗B.促进了南北统一
C.推动了民族交融D.导致了平城迁都
2022-10-03更新 | 619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六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该时期是(     
分裂动荡,南北民族整合
孕育变革,带动江南强势
丝绸之路,刮起西来旋风
多元文化,催生佛教热潮

A.公元前475~公元220年B.公元220~公元589年
C.公元589~公元960年D.公元960~公元1368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晋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皆是高门望族,成为帝室联姻的主要对象(如表)。东晋帝室如此联姻旨在(       

东晋帝室联姻概况

婚媾

人物

出后(皇帝联姻对象)

济阳虞孟母(元帝后)、颍川庾文君(明帝后)、太原王穆之(哀帝后)、琅邪王神爱(安帝后)

尚主(公主联姻对象)

太原王禕之尚寻阳公主、琅邪王嘏尚鄱阳公主、王献之尚新安公主、谯国桓温尚明帝女南康公主、颍川荀羡尚寻阳公主、陈郡谢混尚孝武帝女晋陵(阳)公主

宗室婚

司马道子娶太原王国宝堂妹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观念保守,重视门第
C.拉拢士族,巩固政权D.纯净血统,统一思想
2022-07-11更新 | 348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齐编修的《魏书》中,宣称北魏的鲜卑拓跋氏是黄帝少子昌意的后裔。同时《魏书》称东晋为“僭晋”,又称南朝政权为“岛夷”。北齐这一做法旨在(     
A.增强自身政权合法性B.推动民族间的交融
C.巩固孝文帝改革成果D.维护传统华夷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图示, 序号与政权对应正确的是(       
A.①——前秦B.②——西晋C.③——梁D.④——后汉
2022-06-27更新 | 435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北魏大臣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日:“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有益于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防止少数民族柔然骚扰D.肃清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2022-06-14更新 | 620次组卷 | 9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晋末年,大量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内迁,并先后成立了多个国家。为了提升自己的合法性,他们都选择中国古代的黄帝或者尧、舜、禹作为自己的祖先。这表明
A.农耕生活吸引力较大B.北方统一进程加快
C.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D.中原文明影响深远
10 . 《门阀制度》一书认为,中古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据此可知
A.士族因免徭役而经济实力强大B.政治地位决定了士庶的差别
C.婚姻关系固化了当时的阶级D.门阀政治是当时政治的主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