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渲染刘备的“仁”、关羽的“义”、诸葛亮的“忠”,而且有鲜明的拥刘反曹的价值取向。这表明
A.明清小说适应了新兴阶层的崛起B.三国故事在民间有深厚群众基础
C.作者有浓厚的正统政治观念理想D.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主流思想
2 . 西晋以前的宁镇地区(今江苏南京、镇江一带)流行的方言是纯粹的吴语;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流方言。导致宁镇地区主流方言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移民大量迁入B.经济得到开发
C.政区进行调整D.政权发生更迭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钱币的使用和地域不断扩大,谷帛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北朝实物经济的色彩却远比南朝浓厚,谷帛在流通领域十分盛行。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南朝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北朝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C.南北经济发展相对平衡D.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活跃
2020-12-25更新 | 917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写道:北朝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洛:洛阳),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据此推测,北朝人视为“文化正统”的朝代是
A.曹魏B.蜀汉C.孙吴D.成汉
6 . 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A.东汉蜀前秦B.秦西汉梁C.蜀东晋梁D.蜀东汉隋
2020-11-19更新 | 304次组卷 | 24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景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返校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北魏拓跋浚曾下诏:“夫婚姻者,人道之始。是以夫妇之义,三纲之首;礼之重者,莫过于斯。”其子拓跋弘则“仁孝纯至,礼敬师友”,执政后“郡国立学,自此始也”。其孙拓跋宏学习汉族礼法,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材料表明
A.北魏统治者均推崇儒家思想B.北魏汉化改革具有持续性
C.北魏改革基于解决现实问题D.北魏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8 . 有学者指出,门阀士族在汉末大乱中坚守儒家共同体信念,作为清流而身遭党锢;在五胡进入中原时,携带着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流入南方;在东晋面临北方强敌时力挽狂澜;在南朝以下勉上的浪潮中致力于重建新朝秩序。该学着意在强调阀士族
A.为平乱治国做出了突出贡献B.在乱世中坚守了自身的责任
C.维护了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D.推动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2020-09-15更新 | 1030次组卷 | 28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2020-08-27更新 | 348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为考古发现的两幅北朝壁面和砖画内容。这表明当时
A.少数民族普遍推行农耕生产B.民族间生产和生活相互融合
C.统治者积极推行封建化政策D.书画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