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北朝四史(《魏书》《北齐书》《周书》《北史》)所记当时在历史舞台上的人物共计7188位,其中汉族4941人,约占总人数的68.72%,鲜卑族人物1737人,约占19.10%,匈奴人物215人,约占3.10%,其余氐、羌、羯、蛮、柔然、吐谷浑、杂胡和西域人共计1080人,约占9.08%”。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结束了南北对峙B.推动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儒学复兴D.导致了北人南移
2020-06-28更新 | 422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以下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正确表述是:
A.东汉杜诗发明灌溉排水工具水排
B.商朝时,江西景德镇已成为著名的瓷都
C.马王堆古墓出土的清代素纱禅衣证明当时已具有很高的丝织水平
D.南北朝时期采用灌钢法冶炼钢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2020-05-06更新 | 467次组卷 | 4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中,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济”。南北朝“坞壁经济”的出现
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
C.不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2020-02-05更新 | 1135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处局面的长期存在。反映出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D.南北对峙阻断交流
2020-01-22更新 | 378次组卷 | 3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据此可知
A.曲辕犁逐渐传到河西走廊B.政治动荡导致丝绸之路完全阻塞
C.西北地区以农耕经济为主D.生产力的进步推动民族交流加强
7 .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被严厉禁止。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D.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2019-12-27更新 | 316次组卷 | 49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A.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推动了社会发展
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
C.结束了北方门阀制度,社会趋于安定
D.豪族趁机扩充实力,形成军阀混战
2019-08-24更新 | 925次组卷 | 4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南北朝时期,中原汉族人的日常饮食中出现了胡饼、奶酪、烧烤等,这是
A.经济发展的结果。B.民族融合的结果
C.烹饪技术发展的结果。D.政府改革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某项制度显示了这样三个理念:第一,人品是可以量化的;第二,人品是可变的;第三,人品高下应该与官位官阶相应。这一制度应是
A.世官制
B.九品中正制
C.征辟制
D.科举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