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8 道试题
1 . 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有很大发展,表现在
①水利得到了兴修 ②劳动工具改进,注意精耕细作③经济作物种植增多; ④荒地得到开垦,粮食增多,人口增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 .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实际是
A.内迁过程
B.汉化过程
C.农业化过程
D.封建化过程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4 . 人云“及神州陆沉,中缘故族十去其七,胡汉之民日日相攻,无月不战,逮孝文帝之时,兼济万民,重拾农桑,人心归化,终一统中原”。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因素有( )
①适应了中原原有的农业生产 ②得到所有鲜卑贵族的支持
③中原封建文化本身的先进性 ④北方胡汉各族民众都支持改革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6 .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的文化精髓也融入汉族文化中,反映在                  
①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和技能在北方汉人中得到传播 ②汉族吸收了胡乐、胡食、胡舞等少数民族文化   ③汉人在服饰上受鲜卑文化的影响 ④汉人学习鲜卑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 .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
①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
②平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③平城经常受到北方强敌柔然的骚扰
④洛阳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魏书•食货志》载:“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材料中的“事”是指北魏政府
A.迁都洛阳B.整顿吏治C.推行均田制D.革除旧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