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8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东汉永和五年与南朝宋末南方部分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庄园经济迅速发展B.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C.生产技术革新缓慢D.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2 . 西晋太康时(280~289年),江南各州户数在全国总户数中所占比重分别为:荆州15.62%,扬州12.25%,交州1.03%,广州1.72%,而荆州还包括江北十余郡,扬州还包括江北二个郡。这说明当时(     
A.江南地区得到普遍的开发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国家统一B.政权更迭C.民族交融D.北人南迁
2023-01-30更新 | 209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开始大量任用汉族士人,屯田垦荒。北魏先后灭掉北燕、北凉,使北方重归统一。拓跋焘死后二十多年中,北魏政权一度陷入混乱。北魏明堂(古代汉族帝王宣明教化之所)始建于太和改制期间,孝文帝曾在此会见群臣、祭祀祖先。太和十四年(490年),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宣布奉行儒家孝礼,为祖母守孝三年。之后,孝文帝为孔子修建庙宇,并亲题文圣尼父。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迁都洛阳。孝文帝一改早期鲜卑婚俗,带头和汉族高门通婚。拓跋皇室一律学汉语、说汉话。迁都后第二年,孝文帝率领群臣到鲁城(曲阜)祭拜孔子。他还颁布法令,把迁到洛阳的鲜卑人籍贯改为河南郡洛阳县,令其死后安葬洛阳。孝文帝还亲自在洛阳附近的邙山,为自己选了墓地。

——摘编自卜宪群等撰《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的背景和实施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对北魏的影响。
5 . 朝代的更迭蕴藏着重要的史实,观察下面《三国两晋南北朝知识结构图》,在下面①和②的横线上填写朝代正确的是(     
A.①东汉 ②北魏B.①西晋 ②前秦C.①西晋 ②北魏D.①前秦 ②北宋
6 . 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宜改姓元氏 …… ”,故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孝文帝改姓氏的措施(     
A.传播了佛教文化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推动了华夏认同D.加剧了民族矛盾
7 . 魏晋时期,来自北方的小麦、胡麻、大豆、小豆等农作物的品种在南方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产量增加。这说明(       
A.南方社会相对安定B.南方城市得到发展
C.江南经济得到开发D.南方已是经济重心
8 .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的影响有(     
A.北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南方政权更加统一稳定D.促进北方经济恢复
9 .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加大了南北矛盾和经济差距
2022-12-27更新 | 289次组卷 | 55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宋人叶适在评价北魏孝文帝迁都时说:“孝文迁洛,不止慕古人居中原,盖欲身在近地,经营江左耳。”他认为孝文帝迁都旨在(     
A.南征统一全国B.学习汉族文化
C.促进民族交融D.维持南北对峙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