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记载,北魏孝文帝仿汉制确定士族门阀时,“魏晋旧门,入魏仍有官宦,虽官品稍低,仍列于士族,次等士族以及本非士族者,只要入魏官爵显赫,也入士族,甚至上升为高门右姓”。这一举措(       
A.旨在瓦解东晋的统治B.打击了北魏守旧势力
C.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D.实现了鲜卑族的汉化
2024-02-19更新 | 228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2024-01-09更新 | 107次组卷 | 12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B卷)
3 . 时代呼唤改革,改革造就时代,以下改革对应的时代要求正确的是(       
选项改革时代要求
A商鞅变法缓解因冗官、冗兵造成的财政困难和统治危机
B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统治,适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发展潮流
C戊戌变法以变法实现富国强兵,适应民主共和潮流
D清末新政适应封建统治加强的需要
A.AB.BC.CD.D
2023-10-0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育中万隆中英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说,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国家颓势,并为隋唐王朝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找到了历史出口。该评价说明孝文帝改革(     
A.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B.实现了北魏政权的长治久安
C.为民族政策的推行创造了条件D.导致了门阀士族制度的消亡
2023-09-09更新 | 757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朝王肃投奔北魏,孝文帝“雅相器重,朝野属目”。史载王肃“为魏制官品百司,皆如江南之制”,历隋唐到元而不变;王肃“为魏始制礼仪”改变了“稍僭华典,胡风国俗,杂相揉乱”的现状。这表明,北魏(     
A.封建化源于中央官制改革B.缓解了胡汉习俗间矛盾
C.强化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6 . “(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北魏孝文帝(     
   
A.重视汉族文化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D.潜心文学创作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北魏洛阳城考古复原图

注:①灵台,即天文台(古代观察天文星象、妖祥灾异的建筑);②明堂,帝王举行祭祀等重大典礼的场所;③圜丘,帝王祭天的地方;④四夷馆、四夷里,北魏接待四邻和外国使节、商人所设的宾馆或居住区。

材料二

孝文帝在魏晋都城的旧址上,将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遵从《周礼》的规划格局营建洛阳城,改变秦汉以前宫殿、苑圈的分散布局,将其集中建在中轴线上,为唐、宋、元、明、清的都城规划所沿用,还首创了里坊制的布局形制。

——摘编自郭引强《华夏文明的核心——古代都城》

材料三

北魏洛阳城伊水、洛水旁乃市场繁盛之区,其所以置市于城南者,殆由伊、洛水道运输与当日之经济政策及营造便利有关。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依据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以北魏洛阳城布局为主题,自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5-3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魏书》记载,496年,孝文帝曾责备留京官员:“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鲜卑装特点)……卿等何为而违前诏?”据此可知,当时(     
A.传统习俗影响改革效果B.汉化改制成果有限
C.官僚集团阻碍改革进程D.改革缺乏社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魏孝文帝下均田诏(公元485年下诏)之前四年,北魏政府已有整顿户籍的命令。实施均田制之次年,北魏政府在地方基层设置三长制,即五家设一邻长,二十五家设一里长,一百二十五家设一党长,皆取“乡人之强谨者”为之。然后由“三长”制造户籍册,“隐口漏丁”,一一附实。据此可知,孝文帝设三长制造户籍册的根本目的在于(     
A.掌握人口变动,以便征发赋役B.促进胡汉交融,缓和民族矛盾
C.建立北魏政权,重新统一北方D.加强基层管理,主导社会救济
10 . 《隋书·经籍志》曰:“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夷语。”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下诏:“不得以北语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一举措(     
A.使得民族矛盾基本消除B.利于加速民族交融进程
C.导致汉族文化取代了鲜卑文化D.实现了北魏社会制度的封建化
2023-03-02更新 | 70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祥龙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