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一件玻璃水注,玻璃由埃及人最早制造,从东罗马帝国传入中国,该文物出土于辽宁地区的十六国墓葬,这有助于我们了解(     

   

A.大一统对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B.西欧与中国北方商贸路线情况
C.民族交融对生活习俗的深远影响D.少数民族政权如何推动丝路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洛阳号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士族制度在洛阳地区得到了充分发展B.孝文帝改革推动洛阳经济文化的繁荣
C.因洛阳长期处于战乱,人口被迫南迁D.孝文帝下令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2021-12-14更新 | 291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此举推动了北方的民族融合。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举措,并能起到同样效果的有
①皇族拓跋氏改姓元
②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③颁行九品中正制,维护鲜卑贵族特权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尽管战火连绵,政局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下列表述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A.为躲避战乱大批流民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B.矿冶业在手工业中地位突出,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太湖一带成为全国重要粮仓D.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和产量有所增加
2021-12-03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二下·江苏南通·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图为古代中国某一时期北方形势图。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列国纷争华夏认同B.政局动荡民族交融
C.国力强盛经济繁荣D.国家统一版图定型
2022-03-05更新 | 197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最直接的作用是(     
A.促进江南开发B.推动政权更迭
C.推动民族交融D.实现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结合所学可知促使洛阳变化的主要原因(   
A.改穿汉族服饰推进服饰华美B.迁都洛阳加速了汉化改革
C.统一说汉语顺应民族交流交融D.鼓励与汉士族通婚缓减民族矛盾
2022-11-06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民为侨民,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吠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这一现象(     
A.体现了各民族的交流融合B.推动社会成员身份的平等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说明南方经济有明显发展
9 . 下列关于3世纪到6世纪晚期我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战乱不断,始终处于分裂状态B.士族专权,门阀政治凸显
C.民族交融,分裂中孕育统一D.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