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2 . 动乱分裂下的民族大融合。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融合共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迎来大融合。

(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按正确顺序排列。(填序号)

材料一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都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汉族人民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2)在民族交融的大背景下,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上也相互影响。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材料二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动民族交融。


(3)图1和图2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的鲜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4)根据以上结构图,指出B、C处应填的内容,并从A、B、C、D中任选一例,结合具体史实,对结构图进行说明。
2024-02-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朝代变迁示意图。此图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     
A.同源共祖的意识高涨B.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C.各民族间矛盾的激化D.南北政权间始终对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某一时期政权更迭图的部分截图,这一时期是中国的一个大分裂时期,当时中国境内并存许多政权,也出现了短暂统一的局面。其中B代表的政权是(     
A.曹魏B.西晋C.前秦D.北魏
2023-11-2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57年.司马昭在向蜀汉发动军事进攻之前,把绘制地图的任务交给了裴秀。后来他经过留心观察和总结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绘制出了《禹贡地域图》并提出了制如图理论“制如图体”。据此可知(     
A.魏晋时期科技成果领先B.科技发展促进民族融合
C.国家需求推动科技发展D.制如图学最终服务于战争
7 . 观察下图(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       

A.都促进封建化的进程B.都结束分裂局面
C.都促进商品经济发展D.都打击地主势力
2023-11-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示意图。与此图相适应的历史描述是(     
A.战乱频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科举盛行,对外交往趋于活跃
C.民族交融,门阀士族执掌朝政D.佛教盛行,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9 .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材料一下列为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123

材料二至于元嘉末(南朝刘宋)……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编自沈约《宋书》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经济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并说明其发展的原因。
2023-11-1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六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面是我国古代两个时期的形势示意图。由图1到图2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发展的趋势是(       )

①诸侯混战愈演愈烈             ②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③南方政权渐处劣势             ④由分裂逐步趋向统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