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资料统计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则有所减少。这表明(     
A.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B.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
C.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D.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发展
2023-09-21更新 | 530次组卷 | 3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八次学分认定(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题
2 .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加大了南北矛盾和经济差距
2022-12-27更新 | 288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复习卷: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3 . 如图为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
A.结束了南北对峙B.促进了民族交融
C.巩固了北方统一D.促使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晋时期,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作“王与马,共天下”。意思就是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了东晋的大权。民间的这一说法反映了
A.皇权逐步走向衰落B.相权严重威胁皇权
C.士族成为东晋政权主要支柱D.南方政治文明仍落后于北方
6 . 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如图中方框表示的政权应是
A.西晋B.东晋C.五代D.南宋
7 . 史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
8 . 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A.东汉蜀前秦B.秦西汉梁C.蜀东晋梁D.蜀东汉隋
2020-11-19更新 | 300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太守王景在庐江一带教犁耕之法,兴水利,推广蚕织,卫飒、任延等地方官着手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经过两百余年的发展,江南的落后状况有所改变。汉末,“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中原大乱,民众深受战争的苦难而四散逃离,而此时“江东沃野万里…可以避害”。北人南渡和越汉、蛮汉融合,加之江南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遂在东吴政权的有力组织下,通过适当减少农民徭役与赋税,禁止恶吏扰民等措施,促使劳动力与土地的迅速结合,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初步开发。

——摘编自杨洪贵《试论孙吴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

材料二   南朝时期,地方官员在江南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宋武帝时期,青州刺史申恬在防御边境的同时,努力劝课农桑,修筑水利工程,使齐地“二三年间,遂皆优实”。梁中大通二年,陈庆之除南北司二洲刺史,“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昌国(郡)初为蛮地,俗不知学。(阮)弥之教之稼啌,兴学校。家有诗书,市无斗器。”地方官还采取措施安置流民安抚少数民族,化解彼此矛盾,“编户属籍”,“自是商旅流通,安居乐业”。雍州刺史张邵,至襄阳,筑长国,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南朝地方官以廉洁奉公的精神,把安民、富民、造福百姓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在江南开发的大潮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事迹被史家写史立传、被百家修祠树碑颂念,为后代树立了“循吏”“良吏”的楷模。

——摘编自杨钰侠《南朝地方官对开发江南地区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吴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地方官员开发江南的主要措施和意义。
10 . 魏晋时期,在物资生活上崇尚奢华,讲究打扮,甚至“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社会阶层是
A.士族B.外戚C.皇族D.宦官
2020-01-30更新 | 241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