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1 .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此次人口南迁(     
A.彻底消除中原地区的民族矛盾B.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C.有利于江南的开发和民族交融D.为东晋门阀政治奠定了基础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业发展迅速,陶瓷、丝织、制造船等手工行业也有较大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大量的人口南迁       ②优越的自然条件        ③北方多次统一        ④相对和平的环境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此次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有利于江南的开发和民族交融
C.为东晋门阀政治奠定了基础D.南方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北方
2023-11-13更新 | 223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西汉时期,“(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南朝时期,“(江 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魏晋南北朝时 期,(南方)陶瓷、制造船等手工行业也有较大进步。南方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人口的大量南迁 ②优越的自然条件 ③高产作物大量引进 ④相对和平的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图所示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北魏经济发展B.推动北方民族交融
C.动摇汉族门第观念D.减少移风易俗阻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至南朝刘宋时,江西已成为江南稻米的重点产区之一。《豫章记》云:“嘉蔬精稻,擅味于八方……沃野垦辟,家给人足,蓄藏无缺”。此外,宜春、新余、永新、萍乡等县,在东晋南朝时都是著名的水稻产区。江西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经济和政治重心的南移B.北民南迁与土著共同开发
C.统治者劝课农桑的政策D.南方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
7 .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     

图1: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图2: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

A.国家统一趋势逐步明朗B.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
C.东西对峙取代南北对峙D.南方统治范围不断扩大
2023-11-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记载,“炙”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方法。魏晋时期,中原地区弗炙(烤串)广泛流行,富贵人家必定储藏烤炙用具,“吉享嘉宾,皆以为先”。这说明当时(     
A.游牧民族逐渐定居B.南北经济交流频繁
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D.种植结构发生改变
2023-11-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北魏时期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的画像,这种现象反映出(     
A.北魏时期民族交融的趋势
B.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礼乐制度的发展
C.北魏时期贵族的奢侈腐朽
D.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奴隶化进程
10 . 《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主改革的措施是(     
A.说汉话B.改汉姓C.通婚姻D.易汉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