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服妖”被视为一种“妖风”“妖象”,是对封建礼制中“服制”象征体系的背叛和挑战。魏晋南北朝时期“服妖”现象多发,如最高统治阶层“好胡”之风。这一现象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社会风气败坏B.古代礼崩乐坏C.民族交流交融D.门第观念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到南北朝末期,各族人民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已和汉族基本上一样了;胡乐、胡舞、胡床、胡饼及尊重妇女的意识等也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女性地位有所提高B.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C.民族交融双向互动D.少数民族加速汉化
2024-05-14更新 | 21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程颐认为汉魏士风“东汉之末尚节行,尚节行太甚,须有东晋放旷,其势必然”。其意在说明(       
A.士人风气引领汉魏时代潮流B.魏晋玄学极大突破儒学范畴
C.世风日下导致魏晋道德败坏D.汉魏士风深受尚节风气影响
2024-05-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两汉时期,铜钱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东汉末年开始,实物取代黄金、铜钱成为主要的交换媒介。曹魏、北魏、北周等政权试图恢复五铢钱,但除了洛阳等大城市外,社会上广大地区仍是使用谷帛交易。这一时期货币经济的萎缩,主要是由于(     
A.南北政权的分裂对峙B.游牧民族控制黄河流域
C.赋税征收以实物为主D.北方经济整体水平下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魏皇帝赐名是鲜卑族的重要习俗。孝文帝时期开始向北方汉族大族赐名,所赐之名都取自汉族的重要经书和史书。这一做法旨在(     
A.实行因俗而治B.延揽汉族文士C.承续华夏传统D.促进政权认同
2024-03-09更新 | 43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 “在4世纪的时候,中国南方还是一个没有军队的王朝,而中国北方却只有军队,没有王朝”。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混乱不堪的政治格局
C.南北社会发展迥异D.南北方民族交融加快
2022高二上·江苏·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贵族醉心于高冠博带的汉族章服制度;紧身便于劳作的北方游牧民族服装在汉族劳动人民中广泛流行,并影响着汉族传统的服饰。这种现象体现了
A.科技进步B.政权对峙C.民族交融D.经济繁荣
2024-02-21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记载,北魏孝文帝仿汉制确定士族门阀时,“魏晋旧门,入魏仍有官宦,虽官品稍低,仍列于士族,次等士族以及本非士族者,只要入魏官爵显赫,也入士族,甚至上升为高门右姓”。这一举措(       
A.旨在瓦解东晋的统治B.打击了北魏守旧势力
C.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D.实现了鲜卑族的汉化
2024-02-19更新 | 20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西晋咸宁元年诏曰:“出战入耕……自古之常……今以邺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东晋元帝为晋王时规定:“非宿卫要任,皆宜赴农,使军各自佃作,即以为廪。”制定以上措施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B.经济与边防危机日趋紧迫
C.阶级矛盾严重威胁统治D.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
2024-02-05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2024届高考挑战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214年,曹操在《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中指出:“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并要求主管人事的部门“明思此义”,不要因品行上的缺点而摒弃“进取之士”。该诏令的实施(       

A.提高了寒门的政治地位B.冲破了士族政治特权
C.意图纠正科举制度弊端D.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