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 . 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

材料

                                   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

提取材料中两项反映该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说明。

3 .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B.畜牧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
2021-04-15更新 | 502次组卷 | 91卷引用:云南省丘北县第二中学2018年下学期六月份月考卷 高二历史
4 . 北魏孝文帝在设立三长制的诏令中提到:“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赋税齐等,无轻重之殊。力役同科,无众寡之别”。这说明三长制推行的目的是
A.打击豪强势力B.促进人口增加
C.缩小贫富差距D.加速汉化进程
2021-03-18更新 | 740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宋书》(南朝)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曲辕犁在江南的推广B.江南经济的持续开发
C.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D.家庭手工业发展迅速
2020-09-10更新 | 614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梁将陈庆之评论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这表明本时期的民族交融
A.使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转变B.使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使少数民族加速汉化进程D.为汉族补充新鲜血液
2020-07-21更新 | 418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处局面的长期存在。反映出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D.南北对峙阻断交流
2020-01-22更新 | 378次组卷 | 39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文山景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19-01-30更新 | 4192次组卷 | 97卷引用: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19届高三8月份入学考试 高三历史
9 . 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
A.继承华夏传统
B.提升民族认同
C.促进民族融合
D.化解民族矛盾
2018-05-01更新 | 338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丘北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2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