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2024-01-09更新 | 106次组卷 | 12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记·货殖列传》描述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南朝沈约的《宋书》中却描述江南地区“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种变化(     
A.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C.说明江南的条件优越D.源于北方移民南迁
2023-10-24更新 | 291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南省六校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A.北方地区出现民族大融合
B.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文化的认可,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C.北方游牧民族转向衣耕生活
D.北方地区统进程加快
2023-04-19更新 | 91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鄂州高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传统的长衣和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挎褶渐成主流。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经济重心南移
C.民族交融的加强D.对外贸易发达
2023-02-20更新 | 438次组卷 | 41卷引用:海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国家统一B.政权更迭C.民族交融D.北人南迁
2023-01-30更新 | 204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2022-11-16更新 | 4424次组卷 | 5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
7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2022-11-13更新 | 695次组卷 | 15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8 . 北朝
(1)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____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孝文帝改革
①时间:5世纪后期。
②内容: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____,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后不得归葬平城;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____;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
③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____;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政权更替:①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___。②北周灭掉北齐,不久,____取代北周,统一全国。
2022-10-24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西晋
(1)建立:266年,____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2)统一:____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____贵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2022-10-24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可以用来说明,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     
资料出处
十六国时期,南凉开国君主秃发乌孤在河西“务农桑,修邻好”。《晋书》
前凉沙州刺史杨宣在敦煌郡“引甘泉修阴开渠”“堰水溉田,人籁其利”。《汉唐西域与敦煌郡大事记简辑》
前秦王苻坚在“建元之末,徏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中州之人有田畴不辟者亦徏七千余户”。《晋书》
A.农业讲究精耕细作B.与内地经济交往不断
C.农耕经济得到发展D.先进生产方式的拓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