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所示为北魏汉族大臣所占比重变化情况。据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道武帝时明元帝时太武帝时文成帝时献文帝时孝文帝时
37.5%41.4%50.8%52.7%59.5%68%
A.北魏官员以汉族为主体B.提高汉族地位是改革目的
C.北魏通过改革实现统一D.汉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2024-01-2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为元宏,又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这些举措(       
A.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B.确立了皇室的独尊地位
C.消弭了民族之间的冲突D.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2024-01-04更新 | 138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据记载北魏孝文帝在位29年出猎次数为0,后宣武、孝明、东海王、节闵、安定王诸世只3次出猎的记载。8帝73年平均24.3年才出猎一次。这反映出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     
A.传统经济方式发生剧变B.破坏了固有文化传统
C.尚勇猎射奋勇精神丧失D.改变了民族传统信仰
4 . 《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饭、胡箜筷、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竞为之。”《二十四史全译·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材料主要体现了(     
A.民族文化各有优势B.统治者勤政好学
C.民族交融有双向性D.少数民族封建化
2023-07-1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在研究南北朝历史时,搜集到下图信息,这表明他研究的主题是(       
A.中原统一B.民族交融
C.文化繁荣D.中外交流
2023-07-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6 . 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尝言:“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倡导说汉语、改汉姓、易汉服。材料表明当时北方(     
A.汉匈和亲影响深远B.少数民族普遍汉化
C.统一条件逐渐成熟D.民族之间交融发展
7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为巩固政权大力推行改革,采取迁都、易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高门、结汉亲等措施。该材料反映出(     
A.民族歧视色彩依然浓厚B.北方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
C.笼络扶植汉族地主官僚D.人们的门第观念不断淡化
2023-06-15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魏主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为元氏。”这一措施(       
A.促进华夏认同B.激化民族矛盾
C.限制贵族特权D.体现因俗而治
2023-02-20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宜改姓元氏 …… ”,故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孝文帝改姓氏的措施(     
A.传播了佛教文化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推动了华夏认同D.加剧了民族矛盾
10 .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因素。以下对中国古代变法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内容之一推行郡县制B.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
C.宋仁宗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D.张居正死后改革内容全部废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