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西晋后,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北杂夷虏”,扬州则“侨吴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而且“此种相互通化作用范围甚广”。此外,南北朝间国书往来,本来的套话是“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为“欲示无外之意”而不分彼此,改成“想境内清晏,今万国安和”。这些可用于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分裂中蕴含着大一统趋势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南北地区文化已实现统一D.少数民族封建化成效显著
2024-04-18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自武帝时创立太学,所谓“太学”,其实质就是儒家式的大学,太学的教授是五经博士,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在太学实行“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的政策,下至郡太守卒吏,皆用通一艺(一经)以上者,形成了“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的局面。西汉后期,五经博士增加至十几个,太学生也增加到几千个,太学成为全国文化学术的中心。

——摘编自毛礼锐《汉代太学考略》等

材料二   (东汉以后)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故论学术,祗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矣。

——摘编自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时期兴办太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西汉至魏晋时期学术文化中心变迁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2-04-30更新 | 459次组卷 | 4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辽宁省新课标)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为东汉永和五年与南朝宋末南方部分地区户数、口数的变化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户数口数
东汉永和五年南朝宋末东汉永和五年南朝宋末
扬州42376324710818124321605694
江州406496537631668906376986
湘州649833519752813266419442
A.北方政权频繁南征B.家庭伦理观念淡化
C.生产技术革新缓慢D.地区局势陷入动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